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琉球网 首页 史海风云 查看内容

1971年周恩来谈台湾问题及日本因素

2016-6-25 08:34| 发布者: 台灣獵戶人| 查看: 685| 评论: 2|原作者: 关天培

摘要: 中国领导人在会谈之初订立“互惠”原则,迫使美方为实现总统访华而必须在台湾问题上作明确表态。美方在先军事后政治的“两步走”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案遭到中方否决后,又试图以“日本军国主义复兴”相威胁,实现延长在 ...
原题:周恩来与基辛格1971年密谈中的台湾问题及日本因素
文:张 静,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70909496916.jpg

图:1971年7月,周恩来、叶剑英同基辛格在北京举行会谈。

[摘 要] 1971年7月,中美北京密谈的主要目的是筹备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及就包括台湾在内的双边、地区和国际问题交换意见。中国领导人在会谈之初订立“互惠”原则,迫使美方为实现总统访华而必须在台湾问题上作明确表态。美方在先军事后政治的“两步走”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案遭到中方否决后,又试图以“日本军国主义复兴”相威胁,实现延长在台驻军、维持美台军事防御关系的目的
但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以高超的外交智慧,最终《迫使美方进一步作出”反对日本军事实力进驻台湾、不支持“台湾独立运动””的承诺》。




为筹备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事宜,1971年夏,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秘密晤谈。

《台湾问题》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双边关系中的痼疾,也是这次北京密谈中最艰难的议题,双方都在密谈之前就政策内容、谈判原则及策略做了充分的准备。
双方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和谈判策略是什么?
其中,日本作为中国近邻、美国盟友、东亚强国,在中美关于台湾问题的谈判上又被赋予了什么样的角色?

美国解密档案资料中,关于中美密谈的详细记录,为今天追根溯源分析这些问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一切事情都必须按照互惠的方式来”
1971年7月9日中午,基辛格一行秘密抵达北京。首日会谈于当日下午4点半,在钓鱼台5号楼举行,双方分坐在一张铺着绿色台布的桌子两旁。周恩来的两边是”叶剑英、黄华、章文晋”,基辛格的身旁是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职员”霍尔德里奇、洛德和斯迈泽”。

以中国人的待客之道,周恩来请基辛格首先发言。
孰料,基辛格便开始从“哲学”层面上大谈对中国的认识:“我们认为,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就、传统、意识形态和实力,需要它在平等的基础上,参与到影响亚洲和世界和平的所有事务中来。”
(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 Beijing, July 9, 1971, 4:35-11:20 p.m.,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FRUS), 1969—1976, Volume XVII, p361.)
这样的开场白在起初让中方代表颇为不惯,尽管如此,中方并没打断基辛格的“演说”。接着,他表示此行的主要目的有两个,首要的是议定尼克松访华事宜,其次还将讨论中美间共同关心的包括《台湾问题》在内的亚洲和国际问题。
(FRUS, 1969—1976, Volume XVII, p362.)

听完基辛格的宣读,周恩来首先针对基辛格所言“平等”的关系回应道:“首要问题就是平等,换言之,互惠的原则。一切事情都必须按照互惠的方式来。”
(FRUS, 1969—1976, Volume XVII, p364.)

周恩来以犀利的语言为此次北京密谈定下了原则,也给未来的中美关系定下了基调。
既然基辛格在发言中提到中美两国友好关系的历史。周恩来就给基辛格补起了历史课:
“中美人民友谊的问题,早在新中国成立后就开始被讨论了。”
他回忆道:早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他就对美国记者说:“
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人民不要同美国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和缓远东紧张局势的问题,特别是和缓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
(《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134页。)
随后不久,中美两国大使级会谈于1955年8月1日,正式开始。然而,这场持续15年的会谈没能解决中美关系中的实质问题。周恩来一针见血地指出:
其原因并不仅仅是基辛格博士所认为的会谈的“官方”性质,“而是在于是否有解决问题的意愿。这是关键”。

(FRUS, 1969—1976, Volume XVII, p365.)

周恩来的一番话意在提醒基辛格,长久以来中美关系的僵持、中美大使级会谈的拖沓不决,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没有解决台湾问题的诚意》。


他接着对基辛格此次来华的两个目标评论道:
“你的第一个目标同你的第二个目标相连,因为你的第二个目标是进行预备性的会谈,以拉近我们的基本立场,使问题更易于解决。”
(FRUS, 1969—1976, Volume XVII,p365.)
尽管中方在会谈中始终强调不会为尼克松总统的访华设定前提条件,但这句话不难让基辛格掂量出周恩来前言后语之意:《在台湾问题上,向中方交待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是尼克松总统访华的必要成果,即“互惠原则”的真意。》









备注:
1971年7月9日 基辛格秘密访华
文:人民网



31443.jpg


图:周恩来和基辛格在北京举行了会谈,就”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交换了意见。


1971年7月9-11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7月9日凌晨4时30分,基辛格一行到达北京。周恩来派叶剑英等人到机场迎接。基辛格访问的两个任务是商谈尼克松访华日期及准备工作,为尼克松进行预备性会谈。

在谈到《台湾问题》时,基辛格 说
美国准备逐渐减少驻台的军事力量。
不支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
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不支持台湾独立。
美国将在联合国支持恢复中国的席位,
基辛格保证通过谈判解决越南战争;



周恩来 着重谈了《中国对台湾问题的立场》,
阐明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美蒋条约无效。他特别指出:美国朋友总是喜欢强调美国的体面、尊严。只有把你们所有军事力量统统撤走,一个不剩,这就是最大的荣誉和光荣。


会谈结束,周恩来向毛泽东作了汇报。
毛泽东 说:《猴子变人还没变过来,还留着尾巴。台湾问题也留着尾巴。美国应当重新做人》。


双方商定尼克松在1972年春天访问中国。周恩来与基辛格商议起草了公告稿。毛泽东审阅后表示满意。基辛格临行表示,访问成果“超过了他原来的期望,圆满地完成了他们的秘密使命”。


中美双方公布了基辛格访华的公告:
“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于1971年7月9日至11日,在北京进行了密谈。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会晤,是为了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就双方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公告发表后,在世界上引起了震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台灣獵戶人 2016-6-24 18:15
1971年7月,基辛格初次访华之际,就在三天之内同周恩来总理进行了六次会谈。
第一次见周恩来,基辛格还曾“很紧张”。他后来回忆说:“那可是一个伟大的时刻”。


基辛格在回忆录《白宫岁月》中这样描写他所认识的周恩来:


  “他(周恩来)脸容瘦削,额带憔悴,但神采奕奕,双目炯炯,他的目光既坚毅又安祥,既谨慎又满怀信心。他身穿一套剪裁精致的灰色毛式服装,显得简单朴素,却甚为精美。他举止娴雅庄重,他使举座注目的不是魁伟的身驱(像毛泽东和戴高乐那样),而是他那外弛内张的神情、钢铁般的自制力,就像一根绞紧了的弹簧一样。他令人觉得轻松自如,但如仔细观察就知并不尽然。他听英语时,不必等到翻译,脸上的笑容和表示理解的神情,很清楚地表示他听得懂英语的;他的警觉性极高,令人一见就感觉得到。显然,半个世纪来烈火般激烈斗争的锻练,已将那极度重要的沉着品格烙印在他身上。”




备注:
琉球台湾的宗主权领土均属于中国政府所有。

美日两国的两面三刀、掩耳盗铃私相授受的外交手段。
美国一手拿着台湾与中国做谈判当幌子,另外一只手拿着琉球与日本做谈判


备注:
刘丹:日本无琉球主权,还奢谈钓鱼岛?
http://bbs.liuqiu-china.com/foru ... hread&tid=57678

1971年6月17日,美日两国私相授受达成《关于琉球群岛和大东群岛的美日协议书》,美国擅自将其二战后的军事占领琉球的《施政权》“返还”日本。这就成为日本政府对战后琉球列岛、钓鱼岛的《施政权“狸猫换太子”的变相“”主权“”主张》的重要一环。  

日本所依据战后美国托管琉球及美日“琉球返还”主张对琉球列岛、钓鱼岛的主权,从国际法看是站不住脚的。

第一,日本历史上曾经以军警武装力量对中国藩属国琉球的《废琉置县》及殖民统治,也不能取得对琉球列岛的主权。琉球人民复国运动和独立运动持续百年。1943年,开罗会议中美会谈时还达成共同托管琉球之共识,根据国际托管制度的宗旨,琉球人民应享有其民族自决权《在其宗主国(中国政府宪法内)琉人治琉的一国两制》,“琉球地位正常化”才是大势所趋。  

第二,1951年的旧金山对日和会、在美国操纵下缔结的《旧金山和约》涉及对日本侵占的我国领土问题的处理,但该和约的起草、协商、签署等工作,均从未得到中国中央政府的书面接受或者同意,是严重违反国际法的行为。  

第三,美国托管琉球不合国际法则,既无托管协议、又无联合国监督,不符合国际托管制度的四原则。
即使按照美日两国自创的“剩余主权”理论,日本虽然二战前长期以军警武装力量占领和殖民统治着《中国藩属国琉球》,但始终未获得有效的领土主权。即使美日琉球“返还”为合法,日本取得琉球的仅为施政权而非主权。

同理,日本无法取得琉球列岛主权,其更不能延伸主张对钓鱼岛的主权。




台独是假,投日是真的。
梁光烈曾经说:台独问题,晚打不如早打,小打不如大打,打台独一个,不如拉日本一起打。
中国海权问题,贵在谋势。
近代中日冲突与琉球关系甚大,琉球不收复台湾无从固守,中日冲突仍将贻祸于永远。 收台湾岛而弃琉球列岛,并不足以保证台湾岛安全。台湾缺琉球列岛,京津沪辽冀鲁苏浙闽台,驭敵屏障及出入大洋舍近求远皆失。


毛泽东同志:
多阅读历史,就能看到未来。中国于“”琉台“”不守,中日世代必纷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只存台湾而棄琉球,难保一了百了,换得东海百年平和。


1945年6月,盟军攻克琉球群岛,
由于"日军顽强抵抗并采取《玉碎令》的焦土战术",让登陆美军吃足苦头经过浴血奋战。
美军伤亡75000多人,损失飞机763架,舰艇404艘,坦克372辆;
日军伤亡11万人,被俘近1万人,损失飞机7830架,舰艇20艘。
在琉球群岛战役,原本近70万男女老少原住居民,被美日两军交战的战火波及伤亡的超过四分之一,被日军强逼举枪/跳崖/切腹自杀也近数十万之谱。


1945年,美军攻占琉球之时,传回到中国,激起知识分子 庄文 在 重庆 开始编著《琉球概览》:
“提起琉球,我们郁结了六十余年的一腔血泪,不禁遥洒白岛上的战火,吐出一声长喟!”
“琉球不收复,台湾无从固守,中日间的冲突,仍将贻祸于永远。
所以当琉球解放战争已近尾声的今日,吾人回首过去,
应向美军敬致感谢之忱,感谢他们为我们清算了对日的第一笔血债;
感谢他们为我们解放了岛上数十万华夏同胞!”
“翻阅过去的历史,我们知道,前此琉球亡日的史页,便是日本六十余年来侵华痛史的首页;伫望未来的历史,我们希望,此后琉球解放的史页,便是中国向日索清一切血债的首页!”  


近代中日之间的冲突与琉球关系甚大。庄文 编写该书,在资料与观点上受到 胡焕庸 著作的影响。他与 胡焕庸 持相同的立场,
国民政府最好在战后将琉球归于中国版图,来保证东部海域的安全。
收回台湾而放弃琉球,并不足以保证台湾的安全。


1947年6月23日,南京《中央日报》文史周刊刊登“琉球史专号”,分次刊发史学家:丁实存 《琉球与我国历史上之关系》、梁嘉彬《琉球考》、岑仲勉《姚文栋琉球小志跋附注及表》。这3篇文章用确凿的史料来论证琉球与中国的历史联结。编辑分析后,特别指出:
“清光绪五年,就是公元一八七九年,乘我国家多事,日人强据琉球,久侵不离,还制造脱离我国的文献,硬说隋书上的琉球是台湾(”琉球列岛与台湾岛”自古到元朝即为一体合称,直到明朝中期改称大琉球小琉球,明晚期清政府才正式开始以分界称为琉球、台湾)。时至今日,侵略者(日本)已自食其果,但无条件投降不过一年,(于1946年)竟野心复萌,居然声言索回琉球,移民台湾。为此特出《琉球史专号》,吁请国人警惕。”


1947年9月,《大公报》主编“王芸生”在日本待了两个星期。他发现盟军美国没有按盟约拆除日本的军用飞机场,相反日本的机场悄悄得到了重建;日本的飞行员没有解散,相反得到美军的训练;日本的武器厂和重工业没有摧毁,相反正在恢复生产。


中国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全体多年来共同殷殷切切的盼望,也是中国历史之必然性,任谁都不能独臂挡车抵抗的。然而,中国与日本的冲突是表现在琉球列岛与台湾岛问题上,中国的合法核心利益与日本的非法核心利益的冲突。于是,中日两国的核心利益相交碰撞后,难有调和余地。


毛泽东同志《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加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生意。” 


毛泽东同志也说:
“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而纵观中国东海、台海、南海各海域严峻及相继被窃占形势,其所有掣肘因素都归为"台湾岛及琉球列岛"问题;而台湾与琉球列岛问题内不仅有“美军滞留亚洲“势力因素,更有日本觊觎恢复“亚洲大东亚共荣圈“之军国殖民者贪婪的因素作怪。所以在东海日本问题,对中国而言,则日益集中在琉球列岛与台湾岛回归被日本从中阻碍的问题。


国家和平统一琉球台湾的拦路虎
http://bbs.liuqiu-chin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975

引用 关天培 2016-6-24 19:54
在逐渐解密的史料,终于弄清了“基辛格来华,周恩来被批”事件的一些情况。

1973年11月10日,美国国务卿兼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抵达北京。这是他同年的第二次访华。

在此之前,基辛格2月访华期间,毛泽东曾会见他,双方就世界局势以及中美、中苏关系等问题坦率地交换了意见。

据1973年2月访华《毛泽东同基辛格谈话记录》记载:
毛泽东对基辛格说:“我们两家出于需要,所以就这样(他把两只手握在一起———引者注)Hand in Hand。”
基辛格说:“我们双方都面临同样的危险,我们可能有时不得不运用不同的方法,但目标相同。”

毛泽东说:“这就好。”他又说:“如果有什么俄国人打中国,我今天对你讲,我们的打法是打游击,打持久战。他要去哪里,就去哪里,让他去。”
基辛格说:“如果进攻中国,出于我们自己的原因,我们也肯定会反对他们的。”



基辛格在1973年11月再次来华,打算在上次访华的基础上,再就中美双方的战略意图、军事技术合作等具体问题同中方交换意见,并达成默契。


11月12日下午,周恩来陪同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基辛格。会谈时,
基辛格说:“对于今天世界上主要的危险是谁,我们并无怀疑。”“我们同苏联的交道中,没有什么你们不知道的东西。你们可以指望将来也会如此。”

毛泽东说:“你们跟我们观点差不多一样,就是苏联要打中国,有这个可能。”

基辛格说:“我原来认为,这在理论是可能的。现在我认为,有更大的现实可能性。我已经公开对你们总理和大使讲过,我认为他们特别要摧毁你们的核能力。”“正如我多次讲过,上次也向主席先生讲过的,我们认为,如果出现这种事情,将会对我们大家都产生严重后果,所以我们决心加以反对。我们已经决定不允许中国的安全遭到破坏。”

毛泽东说:“它那个野心跟它的能力是矛盾的。”

基辛格说:“可能是这样。”

接着,毛泽东又谈到台湾问题。他说:“只要你们跟台湾断绝外交关系,我们两国就可能解决外交关系问题,就是说,像日本那样。”

基辛格说:“从我们的观点来看,我们是要同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我们的困难在于,不能立即断绝同台湾的外交关系,这同我们国内形势有部分关系。”“或者我们还是等待一下,因为从技术角度来看,联络处的工作是管用的。”

毛泽东说:“可以嘛,就是这样下去也可以嘛。你们现在还需要台湾。”

基辛格说:“不是需要的问题,是现实可能性的问题。”

毛泽东说:“哎,一样。”美方态度暧昧,使毛泽东多少感到不快。


毛泽东认为,现在主要是美国深深担心苏联对它的压力,需要求助于中国,而基辛格谈话中着重强调的却是苏联要进攻中国,美国愿意给中国帮助。这也使毛泽东感到不快。

毛泽东在一个多月后,在同参加中央军委会议人员谈话时说:“我向基辛格讲了差不多三个小时。其中只有一句话:
当心!北极熊要整你美国!
一整太平洋的舰队,第七舰队,二整欧洲,三整中东。”

在毛泽东同基辛格会谈后的几天里,周恩来、叶剑英等按照毛泽东的谈话精神与基辛格就“共同关心的双边问题”举行多次会谈,进一步探讨中美两国在各方面进行合作的可能性。

基辛格离京前,周恩来同他进行了最后一次会谈。
关于战争问题,周恩来直言不讳地告诉美方:对中国来说,不能不设想最坏的一种情况,作最坏情况的准备,即在一个时期内孤军奋斗,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的作战思想;即使包括美方在内的几个方面同时向我们进攻,我们也准备了。
针对美方提出的需要继续商议的有关双方合作的几个具体建议,周恩来极其慎重没有给予肯定的回答,只是说:
“我们还要考虑”,“要报告毛主席,一切由毛主席决定”。


11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经中美双方商讨、修改的基辛格访华公报。这份公报的草稿,毛泽东以及全体在京政治局成员事先都已圈阅。

就在这时,毛泽东听取了不正确的汇报,认为周恩来、叶剑英在中美会谈中的态度软弱了,犯了错误。
17日上午,毛泽东召集周恩来和外交部一些成员开会,批评说:
“对美国要注意,搞斗争的时候容易‘左’,搞联合的时候容易‘右’。”
他提议中央政治局开会,批评此次中美会谈中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向毛泽东作了检讨,表示自己在中美会谈中“做得不够”。

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中央政治局从当月21日起开了几次会批评周恩来和叶剑英。会上,江青、姚文元等乘机向周、叶进行围攻,严厉指斥这次中美会谈是“丧权辱国”、“投降主义”,是“第十一次路线斗争”,污蔑周恩来是“错误路线的头子”,是“迫不及待”地要代替毛泽东,等等。
会后,江青还向毛泽东提出要求:增补她和姚文元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另据周恩来的亲侄女周秉德了解的情况:
“1973年11月,因为和基辛格的一次谈话,政治局扩大会议对伯伯进行了二十多天的无情批判。”

查看全部评论(2)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3-28 18:18 , Processed in 1.902088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