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琉球网 首页 群英论见 查看内容

哪个王八又忘了九一八?

2016-9-20 09:07| 发布者: 台灣獵戶人| 查看: 601| 评论: 3|原作者: 百合花

摘要: 蒋介石和张学良都认为日本过于强大,中国过于贫弱,中国尚没有力量与日本全面开战,一旦全面战争爆发,中国将在极短的时间内全部沦陷。近代以来,中国曾有过“天朝上国”的自豪,但自十九世纪中叶以后,这种自豪在列 ...
八十五载旧时花,遥奠当年九一八;
  国弱无力抗暴虐,志短有恨难为家;
  十万将士空余恨,一国百姓羞自夸;
  今日重祭国耻日,我辈枕戈夜带甲。

  今天,国耻“九一八”,八十五年祭!


IMG_20160919_225534.JPG


  九月,在中日双边的历史上,不仅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月份,更是一个永远值得警醒的月份,一个永远需要反思的月份。

  九月三日,日本二战投降日,我们的抗战纪念日。
  九月十七日,甲午战争纪念日,中国近代史的屈辱日。在那场战争中,北洋舰队近乎全军覆没,由此助长了日本觊觎华夏大地的野心。那场战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次屈辱之战。
  而九月十八日,更是我们民族与国家屈辱中的耻辱。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当时东北守军毫无抵抗就退出东北,把大好河山拱手相送。这是奇耻大辱!

  尽管甲午战争是场耻辱之战,但毕竟我们的将士曾经浴血奋战过,毕竟我们的将士曾经视死如归过,毕竟我们的将士抱着必死决心和敌人同归于尽过。甲午战争,我们输的是当时的国家,是当时腐败腐朽的清政府,而不是那些视死如归的战士,不是战士们为国而战的英雄气节。战争虽输,但我们的民族精神却没有输!

  可在1931年的九月十八日,我们不但输掉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也输掉了作为保家卫国的军人意志和精神。这一切并非兵不可战,而是将不作为。重回当年那个不堪回首的日子,那种丧国的耻辱,把九一八称为国耻日是何等之恰当。

  国耻,不单单是指我们受到外敌的侵略,更是指当时的为官为将者心存幻想,妥协苟延,不敢一战的懦弱。这是今天的我们必须反思和警醒的。

  上世纪三十年代,东亚局势动荡,经济萎靡。而此时各地军阀争夺地盘,掀起了旷日持久,民不聊生的中原大战。国民党不仅难以驾驭内部的地方军阀势力,而且还对正义之师的红军四处围剿,“攘外必须安内”的错误政策,导致统一战线难以形成。也就在此时,趁中国自顾不暇之时,早已对中国东北三省垂涎三尺的日本便开始蠢蠢欲动。东北三省虽然在张学良的领导下服从国民党中央政府的领导,但实际上,国民党中央政府对于这块地方并没有实际的统辖和在意,造成日后日本乘虚而入。

  三十年代的日本,经历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整个国家已惨不忍睹,接踵而至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又对日本进行了一次经济绞杀,使得当时的日本国内危机深重,把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获得的红利消耗殆尽,日本再次面临着被打回原形的危险。这时的日本不是想着如何重建家园、如何采取利己利人的经济政策来重振国力,而是不思进取,把岛国不宜居、向大陆扩展的心态,弥漫、散布在日本的精英阶层,军国主义思想气焰高涨,将发动侵华战争的图谋提上议事日程。

  此时的中国,自顾不暇,在日本高层看来,这正是他们发动侵略战争的大好机会,浑然忘了不久前的关东大地震,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经济上举步维艰的中国,尽管民心上对于三十年前的甲午海战没有忘却,但却仍然在关东大地震当初给予日本很大一笔救灾款物的倾力相助。

  可见,日本侵华战争的忘恩负义,乘人之危的做法,是一种狼的禽兽本性,现在和以后我们都要记住,不忘历史教训,枕戈以待,以防它再一次扑上来恶口相向。

  基于中国无暇顾及东三省,而日本又迫切需要发动一场战争来摆脱国内困局,更是基于日本对于中国几百年来的觊觎之心,在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他们自导自演了一出炸毁铁路,栽赃陷害的卑鄙闹剧。(这一手法,在之后的七七卢沟桥事变中再一次上演,可以想象日本人的卑鄙和妄为是何等的无耻。)借着这一由头,日本关东军开始进攻当时张学良领导下的东北军驻地。

  而由于此前张学良一贯的妥协态度,东北军里除了一些血性男儿进行了违抗军令式的抵抗,大部分东北军一枪未发的就举手投降或撤出防区,以至于区区两万的关东军把四十万的东北军打得落荒而逃。这里面固然有着武器装备的优劣,但更多的却是当时东北军高层实施不抵抗政策造成的后果,也和当时国民党政府对于东北弃之不理,对于当时的国联充满幻想,以及对于日本的野心一厢情愿的低估脱不了干系。

  可否还记得当年鲁迅先生写下的《友邦惊诧论》?那篇文章正是对当时国民党中央政府一味委曲求全,哀求当时的国际联盟居中调停,希望日本不要得寸进尺做出的严厉的批判和抨击。这种妄想依靠友邦调停的想法,一直持续到日本七七事变后全面侵华开始也没有彻底放弃。

  正是因为当时的国民党中央政府严重的妥协思想,日本得寸进尺,步步紧逼,最终导致大半个中国沦陷。据文献考证,当时的日本高层并没有想到那么快就可以全面侵华,毕竟当时的中国巨大的体量放在那里,日本这条滑腻的蛇能不能吞下中国这个大象,日本人心里是完全没底的。但看到国民党在政府如此懦弱和妥协,他们蛇吞象的决心和欲望被彻底激起。

  我们虽然也看到国民党在日后的抗战中有过很多次浴血沙场的壮烈和不屈,但前期的纵敌行为实在是不可否认的引狼入室,纵敌肆虐。尽管后来投入抗战,但他们的妥协引起的恶果,致使中华大地经历十四年的抗战,中华军民死伤数千万,国土沦陷大半。如果不是西安事变之后的国共合作,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纵观九一八的前后历史,我们应时刻警醒和反思,不仅对于心怀鬼胎的日本要提防,对于我们民族内部一部分人的绥靖思想,妥协政策更要警惕。特别是对那些诋毁我们的历史英雄,歪曲我们的历史正义,消亡我们的民族精神,软化我们的不屈态度的人和言论要严加抨击,决不能让我们重蹈历史的覆辙,让我们的国家民族再一次陷入危难之中。

下图: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沟爆破」事件,袭占瀋阳,史称「九一八事变」。

IMG_20160919_225549.JPG

  眼下的日本,极右翼势力猖獗,它正在一步步再次滑向军国主义的深渊。他们在钓鱼岛掀起波澜,在东南亚唆使挑衅,就连在遥远的非洲他们也没有放弃对中国发展的捣乱。他们否认二战成果,美化侵略历史,对于自己在二战中犯下的累累罪行不但不反思,不忏悔,反而说是为了全亚洲反殖民的解放。其丑恶用心已经昭然若揭。他们想的是只要条件许可,时机成熟,随时都可能再一次发动侵略战争,再一次举起手中的屠刀。

  好在当下的中国早已经不是当年的孱弱之邦,经过建国后的全面建设和发展,中国也已经回到了世界强国之林,并有了引领这个世界走向美好未来的基础,大国风范已经显现。日本再想图谋不轨已是难如登天。

  可叹的是如今的台湾,那种绥靖、奴颜的思想依然存在,不仅仅是台湾的政客对于日本毫无警惕,奴颜婢膝,极尽谄媚之能事,就连很多台湾民众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把当年日本对于中国的侵略,对于台湾的奴役忘得一干二净,并视日本为友好邻邦。这实在是令人扼腕,也令人心寒。试想,如果这样的政府执政大陆,那么下一个九一八,会不会随时爆发?日本的侵略并非缘于它的强大和胆略,而是因为这个政府的绥靖和妥协,奴颜和卑膝,更是因为这个政府引导下的民众毫无民族精神,毫无家国概念,毫无奋战的勇气。

  当前的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之巅,一个美好的蓝图早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希望海峡对面的台湾认清事实,珍重血缘,从我们的历史中汲取泱泱华夏的大国自豪,从我们的奋进中分享中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是背道而驰,认贼作父,引狼入室,把台湾陷入不可自拔的灭顶之灾中。

  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年代,中国还处于列强欺凌,租界林立的状况,而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不光是没有能力改变这一现实,还对这些欺凌中国的列强处处仰人鼻息,看人脸色,在我们的国土上让列强行使着他国的法律。这对于拥有五千年辉煌历史的中国实在是一种奇耻大辱,而更加屈辱的是,对于日本的侵略我们居然毫无还手之力,一路败退,数年之间,丢失大半国土。造成数千万军民死亡。究其原因,国弱固然是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人弱。

  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后,一手废除了所有的不平等条约,除了港澳,废止了外国在中国的租界存在,用自信而强硬的姿态把新中国彻底变成一个独立自主、自尊自强的国家。这里必须说明,之所以留下港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智慧,是为了留下一个可以和西方交流的窗口,已达到我们平衡国际关系、增进各项交流的目的。

  中国共产党的果敢坚决,无畏强敌的精神更是在建国后的朝鲜战争中达到了更为精彩的展示。试想,如果当年在美国悍然越过三八线并把战线推进到中国的国土边缘之后,我们要是像当年的国民政府和东北军高层那样采取忍让,妥协,绥靖,乞求国际调停的模式,那么新中国将永无安宁之日,也更会激起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武力干涉乃至于侵略。正是当年在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政府,采取了和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迥然不同的应对措施,在几番外交交涉无果之后,毫不犹豫、毅然决然的展开了抗美援朝这一历史意义重大的战争,展现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不惧一切强敌,不容一丝侵犯,让在近代史上对中国不屑一顾的西方政府和军队魂飞魄散,现出他们纸老虎的原形。使得以后的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刮目相看,尊敬有加,一改中国人在西方孱弱懦弱软弱的形象,从而真正建立起中国人民敢于蔑视一切敌对势力的信心和勇气,让敌对国家对我们不敢产生觊觎之心。这其中的斗争手段,御敌决心实在是和当年的国民政府不啻于天壤之别。

  从这一反一正的差别,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出来,谁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强者,谁才有资格带领这个国家走向未来。

  其实,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纠结国共之间的得与失,并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而是总结出“兄弟不和外人欺”的历史教训。我们最主要的目的是,不分何党何派,只要是在抗战期间与日斗争的所有人,都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骄傲!都值得今天的我们去缅怀!面对外敌,我们只需记住三个字:中国人!

  九一八,我辈誓当铭记这个耻辱,警惕警醒,不容悲剧重演!

  共勉吾辈奋发图强!
  誓与崛起中华同航!

作者:勿忘

来源:环球之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台灣獵戶人 2016-9-19 22:52
铭记九一八历史:曲线救国攘外应先安内的教训
http://bbs.liuqiu-china.com/foru ... hread&tid=49438

关于“不抵抗”问题,作为国民政府首脑的蒋介石难脱干系。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关东军图谋制造事端的迹象愈加明显。
蒋介石曾在给张学良的电报中称:“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为此,张学良电令他的参谋长荣臻:“查现在日方外交渐趋吃紧,应付一切,亟宜力求稳慎,对于日人无论其如何寻事,我方务须万方容忍,不可与之反抗,致酿事端。即希迅速密令各属切实注意为要。”
——无论是蒋介石还是张学良,至少在一九三一年的时候,面对日本关东军发动的侵略,他们的抉择是忍让避战保存实力。

蒋介石和张学良都认为:
日本过于强大,中国过于贫弱,中国尚没有力量与日本全面开战,一旦全面战争爆发,中国将在极短的时间内全部沦陷。近代以来,中国曾有过“天朝上国”的自豪,但自十九世纪中叶以后,这种自豪在列强的不断入侵中逐渐消蚀乃至消失,最终形成了“中国无力有效地抵抗外来入侵”宿命论的集体性共识。这一民族心理上的无奈,令中国的仁人志士在忧患时肝肠寸断,令中国的军人们在抵抗入侵时颜面尽失,也令中国的政客们在外交上如履薄冰。
引用 映雪 2016-9-20 05:59
九一八勿忘国耻,牢记历史,这么重要的日子,王八蛋总是装失忆症。
引用 海风依然 2016-9-20 14:37
九一八,“抗日领袖”蒋介石下令不抵抗,积极剿共。

查看全部评论(3)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4-24 09:47 , Processed in 1.188485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