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反对“战后七十周年安倍晋三8.15谈话” 在二战参与各国的严重关注下,战后七十周年的“安倍谈话”终于在“8.15”日本投降日前夕发表了。 纵观“安倍谈话”,一言记之曰:虚伪狡辩!文中虽然有提及侵略、殖民统治,但却虚诿于一战和二战的大背景下,强调当时列强人人有份,把发动侵略战争和进行殖民统治的责任推诿干净,直接回避对日本在二战中的行为定性。 虽然有深刻悔悟、深刻反省、由衷歉意等字眼,却含糊其辞,淡化日本作为战争加害者的身份。相反,还一再提及广岛、长崎核爆和日本遭受的战争苦难,强化日本也是战争受害者的论调。还强调“我们不能让与战争毫无关系的子孙后代担负起继续道歉的宿命。”隐含着这是日本最后一次向全世界道歉的意思。其历史修正主义态度暴露无遗。虽然洋洋洒洒四千余字,但相比较一千余字的“村山谈话”,其内容和认罪态度却是开历史倒车。对此,村山富市也指出,“安倍谈话”并没有继承“村山谈话”。 中国政府对于“安倍谈话”的反应远不如韩国强烈,也许是看到其中有提及感谢中国对日本战争遗孤的态度。但这是不恰当的。对于日本历史修正主义企图和解禁集体自卫权的行为,中国政府应当持续给预压力和批判。对于没有继承有关各方认可的“村山谈话”精神的“安倍谈话”,绝不能因为其顾及中国部分感受而迁就。 实际上,日本的右翼势力可以发展到今天的猖狂地步,让历史修正主义和军国主义复活成为日本社会主流,不单是美国在姑息养奸,不客气地说,中国政府也有责任。从1972年《中日建交联合声明》放弃日本对华战争赔偿起,中国先是为了打破国际孤立的局面,改革开放后是为了自身发展建设的需要出发,对日本是一味是以德报怨、团结争取,而忽略了要彻底清算军国主义残余的斗争。我们一直强调“一衣带水、中日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一再宣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可惜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日本统治阶层根本不这样看。迟到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迟到的抗日战争胜利周年大阅兵,让以前那些所谓的高瞻远瞩,所谓的顾全大局,在铁一般的日本历史修正主义、军国主义复活事实面前,都成为权宜之计、战略误判的最好注脚。这些教训才是中国政府应该深刻铭记的。 假如中国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像今天那样纪念二战遇难同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日;数十年如一日地不依不饶追究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责任。这样是否会对历史的进程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日本向右转的企图是否会起到警钟长鸣的作用而有所牵制?这样做是不是更符合唯物主义历史观?假如这样做,才是真正对历史的担当,对子孙后代的负责! 对于未来的中日关系,我赞同政经分开,一个不包括日本或不包括中国的亚洲,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是残缺的。经济可以合作共赢,但对于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企图和军国主义复辟,中国必须旗帜鲜明地给预斗争,必须在维护二战胜利结果和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立场上寸步不让。 当我们看到二战老兵逐渐凋零,而青年一代对历史茫然无知; 当我们面对身心饱受摧残,后半生大多孤苦伶仃、到死都等不来一声谢罪和道歉的中韩慰安妇; 当我们最终必须拿起武器、准备战斗的时候; 我们应该明白,战争从未远去; 这个幽灵依然徘徊在东亚上空! 所以,必须坚决反对安倍晋三关于战后七十周年的8.15谈话!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5-5-2 03:05 , Processed in 1.259468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