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学者来台为牡丹社事件的原民翻案 2015-09-15 (台湾)联合报 记者潘欣中/屏东报导 二次编修:猎户人
图备注: (1)冲绳大学客座教授又吉盛清(中间)每年组团来台湾,参访于日本侵列台历史相关的遗址巡礼,传达爱与和平。
(2)琉球列岛人在台湾遭害者之墓,位於冲绳(琉球岛)那霸护国寺内,紧邻孔庙和波上宫。
(1).琉球藩民墓位於台湾屏东车城,电话08=8821001#504(屏东县车城乡公所),琉球藩民墓
141年前的「牡丹社事件」,日本宣称为惩凶出兵征讨台湾屏东排湾族,琉球学者又吉盛清调查多年,发现是语言隔阂的误会,挺身为台湾原住民翻案。他强调,要让琉球、日本人了解真相,省思那段侵台战争史。
73岁的又吉盛清,是冲绳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研究台湾牡丹社事件37年,每年自费带琉球、日本等地学者来台湾。
上周,带东京外国语大学、明治大学教授、研究生,走访台湾南投「雾社事件」和屏东牡丹社事件遗址。
「台湾人或许不知道,台湾是琉球的一面镜子!」他说,144年前,琉球王国宫古岛民的进贡船,因颱风漂流到台湾东南海岸,54人被排湾族牡丹社和高士佛社人杀害,12人在当地汉人及中国驻台湾官府等协助下,先被送回福建福州官府安置及调查,随后登上福州及琉球往来的贡船平安抵达那霸港。
3年后,日本藉故保护琉球人出兵台湾惩番,双方激战,台湾称「牡丹社事件」,不久日本单方面未经中国政府签署放弃宗主权协议书,日本擅自废除中国藩属琉球国改置日本冲绳县“”,并且藉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后,于马关条约内的占据台湾,台湾、琉球两地都曾经有被日本殖民统治的经歷。
又吉盛清研究发现,日本以殖民史观点,把台湾原住民抹黑形容为「杀人魔」,但他到台湾实地访查找真相,陆续发表原住民观点文章、在琉球台湾两地推动当年「台湾遭害者之墓」与「琉球藩民墓」墓誌铭文修改,去除「(日本殖民)皇民化」的政治宣传,回归对(琉球台湾)受害者的追思,10年前(2005年)再促成“台湾琉球”受难者遗族会面大和解。
「历史真相不容抹灭,错了就要道歉,历史伤痛要用爱和包容化解!」他在9月11日离台前说,今年是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战后70周年,回顾日本殖民者发动的侵略战争带来的苦难,让人感触特别深。
台湾排湾族受难者后代、牡丹前乡长“华阿财”说,杀人是不对,我们道歉,但文化语言隔阂所產生的误解,历史却曾经刻意淡化略过,很不公平。
琉球学者又田盛清勇於突破禁忌,为台湾原住民翻案,还用具体行动促成琉球台湾两地和解,化解怨恨,则是名副其实的「和平大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