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河南通许县官方拆除民建毛主席雕像要问几个“为什么” 早几天在网上看到非主流渠道的消息,说在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孙营乡朱氏岗村,当地村民集资建造了一座毛主席雕塑。这尊雕塑坐北朝南,由钢筋和水泥筑成,外面一层金色漆。雕塑设计高度为36.6米,由几名企业家投资建造,其中村里一部分人捐款数万元,总造价近300万元。 这两天又看到主流渠道的的报道《河南农村36米高金色毛泽东雕塑已被官方拆除 》,说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在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孙营乡朱氏岗村,当地村民集资建造了一座36米高的金色毛主席雕塑,引发社会关注。对此,当地政府部门表示,该雕塑未经过登记、审核;现已拆除。 村民自己集资建造了一座这么巨大的毛主席雕塑,自然会引发社会关注;河南通许县官方如此迅速地拆除民建毛主席雕像,则是更进一步引发了社会极大的关注。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因此而出现各种各样的议论也是必然的。毛主席在《整顿党的作风》中说:“共产党员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盲从,绝对不应提倡奴隶主义。”对这样一件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涉及面很大的事情,大于认为很需要各方面一起来问几个“为什么”,例如—— 1、当地村民为什么自发要集资建造了这样一座毛主席雕塑? 2、建造一座高度为36.6米造价近300万元的毛主席雕塑,肯定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为什么建造期间当地官方不与当地村民沟通,直到雕塑基本落成? 3、从相关报道看,如果仅是“该雕塑未经过登记、审核”,为什么不像其它类似情况一样给“补办”的机会? 4、按法治来说,就是执法,也有一个法律程序和办理过程。当地官方迅速拆除民建毛主席雕像的法律依据究竟是什么? 思考这些“为什么”,有篇《外媒:河南企业家和村民建36米高毛泽东金色雕像(图)》值得注意—— 外媒称,在中国的“伟大舵手”逝世近40年后,一些企业家和村民在村里竖起了一尊巨型毛主席金像。 这尊中国中部省份河南省通许县的企业家集资在过去的农田里建造了一尊36米高的毛泽东雕像。这尊坐姿雕像耗资约42.3万欧元(1欧元约合7.01元人民币——本网注),主要由钢筋水泥制成。 报道称,曾被誉为“伟大舵手”的毛泽东在执政期间发起了“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这尊巨型雕像所在的河南省曾是“大跃进”运动造成的大饥荒的重灾区。 报道称,虽然生前犯有“错误”,但毛泽东在中国依然非常受欢迎。在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而毛泽东执政时期则被认为是平等的年代。每年都有许多人在12月26日前往毛泽东的家乡韶山,纪念他的诞辰。 虽然毛泽东于1976年去世,但他依然活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无论是出现在人民币上的形象,还是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巨幅画像,毛主席时时刻刻陪伴着中国人。尤其是近些年来,很多人都在怀念平等的毛泽东时代。 报道称,在中国老百姓中,这尊巨型雕像引起了截然相反的两派意见。在社交网站上,有些人支持建造雕像,认为这能为当地带来旅游收入,还有些人持批评态度,认为这是一种铺张浪费。不过最普遍的批评是,这座雕像不太像毛泽东本人。 显然,河南通许县官方这次拆除民建毛主席雕像不是一个一般的简单的糾正违规建筑问题。好在“这座雕像不太像毛泽东本人”,根本没有塑出毛主席的精气神,所以不少人虽然不满或有些气愤,对这次拆除也抱听之任之的态度。否则,会不会闹出更大的风波也很难说。对这个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弄清楚了这些“为什么”,至少对社会的稳定是大有裨益的。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5-5-2 01:06 , Processed in 1.275613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