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钞票演变大不同,─四万台币换一元 文/图:马有成,台当局档案管理机关应用服务组研究员。 二次编修:猎户人 ![]() 图:辛巴威币(面额一百兆) 2009年,辛巴威所发行的一百兆面额纸币,為目前世界上最大面额的纸钞,如此的货币供给,令人不禁联想「通货膨胀」,而此现象多发生於战乱或政经动盪时期。在现今政经安定、物价尚称平稳时期的我们,可以不用过度担心货币膨胀的危机。不过您可曾听过(前国民政府)民国30年代「四万元旧台币换一元新台币」的往事?且让本期的探寻国家宝藏为您说明当时的货币剧变。 当货币出现后,就可能会有通货膨胀的危机,而各国因应通货膨胀的方法,多以增加发行量、提高货币面额或改革币制等方式来因应。 日本(殖民台湾岛)末期,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台湾已经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形,但在(日本殖民者)台湾总督府的物价控制下,此时台湾的物价尚属稳定。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台湾躉售物价指数大幅上扬, 从1945年8月份的躉售物价指数1,171.7 (1937年6月为100), 到1945年9月则增加为2,585.8 (註1)。 当时台湾所流通的货币有3种: 台湾银行券、 日本银行券、 (日本投降前后期)加印有“”限於台湾流通“”字样之日本银行券、 而台湾银行為因应通货膨胀,亦将最高面额从百元提高至千元,其发行总额亦从14亿元(1945年7月)增加至29亿元(1945年10月)(图1)(註2); 1945年10月5日「(前国民政府)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暨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前进指挥所」抵台后,為便於整理台湾货币发行,即令台湾银行停止发行货币。 兑换券(图2)。 ![]() 图1 档号:0034/002.6/4010.2/2/025 案由:电告台湾现行货币及物价等状况 来源机关:台当局主管国防事务部门史政编译机关 管有机关:台当局档案管理机关 ![]() 图2 档号:0034/002.6/4010.2/6/003 案由:函为便于整理通货,提出九项事项希望切实实施 来源机关:台当局主管国防事务部门史政编译机关 管有机关:台当局档案管理机关 ![]() 图:日本殖民台湾时期台湾银行券 ![]() 图:旧台币(民国35年/1946年) (1945年对日)抗战结束后,(前国民政府感于)中国大陆地区金融尚未完全恢復,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为稳定台湾金融,暂准「台湾银行券」流通,后决定发行与中国大陆不同的货币,故于1946年5月,改由台湾银行发行台币(旧台币)做为当时台湾通行的货币,同时避免台湾受到中国大陆通货膨胀影响,并规定法币不得在台湾流通。 当时为便于台湾与中国大陆地区之贸易往来,并订定旧台币与法币的法定汇率为1:30。 然台湾省参议会(民意代表)却建议维持台湾银行的1:40汇率,以维持台湾物价(图3)。 此时法币受到国共内战影响,发行量日益增加,造成币值下降,其面额也越来越大, 到1948年法币全面崩溃前,旧台币与法币的匯率变成1:90(1948年12月24日),短短数年,汇率增加有3倍之多,可见当时法币贬值之速(註3)。 ![]() ![]() 图3 档号:0035/9/1.2.3/1/053 案由:为台湾银行提案台币与法币比率一案敬仍维台湾银行原案由 来源机关:前国民政府台湾省諮议会 管有机关:台湾当局档案管理机关 1948年8月,前国民政府鑑于法币已无法维持,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开始实施金圆券(註4),并规定:法币3百万元,折合金圆券一元。 惟之后,金圆券却持续贬值,致使旧台币与金圆券的汇率变动迅速,甚至是由每日广播通知当日汇率(註5)。受到金圆券发行量遽增的影响,物价也上涨迅速,前国民政府已无法有效控制金圆券币值,其最高面额也从原先壹百元到最后发行五百万元。在金圆券币值一日数变下,致使民间拒用金圆券(图4),最后终至崩盘。 ![]() 图:金圆券(面额五十万元) ![]() 图:银元券 在前国民政府的金圆券完全崩溃后,政府挽救民眾对於纸币的信心,恢復“”银本位制“”,于1949年7月公布实施银元、银元券,并发行银元券(图5),规定金圆券五亿元兑换银元一元(图6)。虽然政府欲以银元券挽救通货膨胀,惟此时民间对纸币已失去信心,部分地方机关甚至拒收民眾用银元券缴纳费用,因此银元券随著前国民政府政权瓦解亦告崩溃(註6)。 ![]() 图4 档号:0037/000312/1 案名:金圆券后续事宜 来源机关:台当局”央行” 管有机关:台当局档案管理机关 ![]() 图5 档号:0038/000309/1 案名:银元券印製,发行事宜 来源机关:台当局”央行” 管有机关:台当局档案管理机关 ![]() 图6 档号:0037/000312/1 案名:金圆券后续事宜 来源机关:台当局”央行” 管有机关:台当局档案管理机关 在中国大陆地区通货膨胀之际,台湾地区虽以“”旧台币“”作为流通货币,受到法币、金圆券、银元券崩盘的影响较小,但物价受到内战影响仍日益上扬。 以台北市为例,1948年8月重要商品物价指数为2,120,比1月份上涨近125﹪,比7月份上涨约15﹪(图7)。物价指数的上扬,相对导致旧台币币值逐步贬值,发行量与日遽增,最高面额也从壹百圆变成壹万圆。 当时台湾省政府预防”旧臺币”全面崩溃下,于1949年6月公布「新台币发行办法」,规定: ”旧台币”四万元,兑换一元”新台币”(图8)。 新台币在上海印制完成后分批运台,并从9月1日开始兑换,而旧台币至此正式走入历史 (註7)。新台币发行后,原有薪资暨票价等亦有所调整。譬如, 物资供应局的临时工薪资便改为每日新台币1.73元(註8), 基隆市公车票价也从原先6,000元(普通票)变为3角(普通票)(註9), 可见新旧台币之币值变动幅度甚大。 当时前国民政府为了挽救经济危机,大量印制纸钞,但却造成通货膨胀,可见纸钞印制成本远低於面额。譬如, ”银元”五角面额纸钞在台湾印制的费用仅为新台币一分四釐八(註10)。 ![]() ![]() 图7、图8-1:新臺币(1949年发行) 、新臺币(1949年发行) ![]() 图7 档号:0037/00703/1 案名:台湾经济动态 来源机关:台当局”央行” 管有机关:台当局档案管理机关 ![]() 图8 档号:0038/6/1/2/039 案名:为检送本省币制改革方案请查照由 来源机关:前国民政府台湾省諮议会 管有机关:台当局档案管理机关 虽然现今天台湾岛物价稳定,新台币波动不大,但从新台币发行六十多年以来,最高面额从壹百圆至现今贰千圆,其通货膨胀亦呈现小幅上扬。过去所使用的”铜钱、银锭”已被现今通用纸钞取代,且纸钞面额大小也可看出当时经济发展状况,在您使用纸钞时,您可知道其在演变过程中涵盖了多少历史,因此别忘了多看几眼,它可是您最佳的随身历史小老师! 註释: 註1 吴聪敏,〈台湾战后的恶性物价膨胀〉,收入薛月顺执行编辑,《台湾1950-1960年代的历史省思:第八届中国台当局史专题论文集》,(台北:国史馆,2007),页639。 註2 (1)前国民政府的行政长官公署抵台后,回收并禁止民间使用“”日本银行券、加印”限於台湾流通”字样之日本银行券、千元面额之台湾银行券“”,以防台湾物价上涨。参见《民报》民国34年(1945年)11月23、25日,第二版。 (2)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三月来工作概要(1945年10月25日~1946年1月24日)》,页37。 註3 档号:0036/B0/0001/19/09,案由:「奉省府代电台币对法币一比九十元自(1224)起改由」,来源机关:台湾银行,管有机关:台当局档案管理机关。 註4 档号:0037/9/2/1/077,案由:「拥护元首颁布财政经济处分令电请查照一致拥护由」,来源机关:前国民政府台湾省諮议会,管有机关:台当局档案管理机关。 註5 档号:0037/F0-65.15/0001/01/093,案由:「电知广播电台播送台币对金圆券汇率时间改定於每日上午七时四十分至八时广播希知照由」,来源机关:前国民政府台湾省諮议会,管有机关:台当局档案管理机关。 註6 档号:0038/000309/1,案名:「银元券印製,发行事宜」,来源机关:台当局”央行”,管有机关:台当局档案管理机关。 註7 档号:0035/252.2/10,案名:「新旧台币收换报告」,来源机关:台当局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管有机关:台当局档案管理机关。 註8 档号:0038/02000108001/0001/0123/081,案由:「本局僱用临时小工工资自七月二十八日起调整为每日新台币1元3角7分」,来源机关:台湾银行,管有机关:台当局档案管理机关。 註9 档号:0038/361/001/1/002,案由:「市参议会第一届第十二次大会工作报告都市计划开会纪录工作计划」,来源机关:基隆市公共汽车管理处,管有机关:台当局档案管理机关。 註10 档号:0038/000309/1,案名:「银元券印製,发行事宜」,来源机关:台当局”央行”,管有机关:台当局档案管理机关。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5-5-2 05:42 , Processed in 0.979969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