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窃占中国巴丹(坦)群岛与日本窃占中国琉球群岛及钓鱼岛相同 菲窃占中国巴丹(坦)群岛与日本窃占中国琉球群岛及钓鱼岛相同 「同样是美菲私相授受的1945年历史遗留问题及等待中国政府战后接收的主权领土;不容置疑,这也是菲律宾掩耳盗铃长期窃占中国巴士海峡巴丹群岛管辖权。并且巴丹岛上居民与台湾兰屿的达悟族同源」。而巴士海峡南面的巴丹群岛主权,是属于战后台湾的,也是属于中国政府的,美菲必须以和平协商谈判方式,归还于中国政府接收管理,并成立中国巴丹特别行政区。 《元史.外国传》记载:三屿国,近 瑠求。世祖至元三十年,命选人招诱之。平章政事伯颜等言:臣等与识者议,此国之民不及二百户,时有至泉州为商贾者。去年入瑠求,军船过其国,国人饷以粮食,馆我将校,无它志也。乞不遣使。帝从之。 历史上巴丹(坦)群岛曾归属中国,马关条约签订后随台湾划归日本。 在1898年12月,美国与西班牙两国于《巴黎合约》内:「菲律宾群岛领土西部界线是东经118度、北部界线是北纬20度」。而北纬20度以北则划定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礁石,但1895年中国早已割让台湾岛于日本,故当时的中国政府无法对巴丹群岛提出主权主张。随1945年二战后盟军自南海新加坡到东海琉球的日军投降中逐一接收托管各岛屿礁石,巴丹群岛原应归还原主权国的中国政府治理管辖,但由于内战和朝鲜战争相继爆发,中国未能在巴丹群岛驻军,而美国意图联合台湾当局同钳制中国收回台湾岛主权领土,故曾派兵驻扎此地扼守巴士海峡。直到1992年11月24日,最后一批驻菲律宾美军撤离苏比克湾,美菲两国私相授受擅自移交军事占领治理权益,遂被菲律宾占领至今遂被菲律宾占领至今。 ![]() 「同样是美菲私相授受的1945年历史遗留问题及等待中国政府战后接收的主权领土;不容置疑,这也是菲律宾掩耳盗铃长期窃占中国巴士海峡巴丹群岛管辖权。并且巴丹岛上居民与台湾兰屿的达悟族同源」。而巴士海峡南面的巴丹群岛主权,是属于战后台湾的,也是属于中国政府的,美菲必须以和平协商谈判方式,归还于中国政府接收管理,并成立中国巴丹(坦)特别行政区 ![]() 但须严防少数国内分裂分子与海外敌对势力别有用心之人,移花接木,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借机煽动中国散落各地被窃占的主权岛屿或领土的人民追求独立建国串联,也不愿让中国和平接收及管辖 美菲=美国及菲律宾,1992年11月24日,美国终于将其驻菲美军最后一批撤离吕宋岛苏比克湾美军军事基地。 《1898年台湾吕宋间诸岛屿图》 但日本人「鸟居龙藏」手绘图内标注的英文则有所错误,《正确》是: 台湾岛与呂宋岛之间的统称为「巴士海峡,Bashi Channel」,即为「台湾南部恒春半岛与菲律宾呂宋岛之间隔着「巴士海峡、(巴林塘海道、巴布延海道)呂宋海峡)」。 (1)、「巴士海峡」:以北衔接台湾的兰屿及台湾南端恆春半岛,以南衔接 雅米岛、巴丹(坦)群岛。巴丹(坦)群岛以南为巴布延群岛,再往南则为吕宋岛。 (2)、巴丹(坦)群岛、巴布烟群岛之间为「巴林塘海道」。 (3)、巴布烟群岛、吕宋岛之间为「巴布延海道」。 (2)「巴林塘海道」、、(3)「巴布延海道」二个海道合称为「吕宋海峡」。 三巴海峡:则为「巴士海道 、巴林塘海道、巴布延海道」三个水道的统称,置从东经120度至122.5度,北纬18.5度至22度。 http://bbs.liuqiu-chin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737 |
主要 文献 年代 | 名称 |
1898年 12月10日 | 美西巴黎和平条约(Treaty of Peace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pain, December 10, 1898) |
1900年 11月7日 | 美西割让菲律宾偏远岛屿条约(Treaty for Cession of Outlying Islands of the Philippines Between the US and Spain, November 7, 1900) |
1930年 1月2日 | 美英间关于菲律宾及北婆罗洲疆界条约(Treaty Between the US and the UK concerning the Boundaries of the Philippines and North Borneo, January 2, 1930) |
1961年 6月17日 | 第3046号共和国法(Republic Act No. 3046 of 17 June 1961),亦即「菲律宾领海基线界定法」 |
1968年 3月20日 | 第370号菲律宾总统宣言(Presidential Proclamation No. 370 of 20 March 1968 Declaring as Subject to the Jurisdiction and Control of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all Mineral and other Natural Resources in the Continental Shelf)(时任总统为马可仕) |
1968年 9月18日 | 第5446号共和国法(Republic Act No. 5446 of 18 September 1968)修正第3046号共和国法(主要是第一条中之打字错误) |
1973年 1月17日 | 菲律宾宪法第一条(Constitution of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Article 1) |
1978年 6月11日 | 第1596号菲律宾总统命令(Presidential Decree No. 1596 of 11 June 1978 declaring Certain Area Part of the Philippine Territory and Providing for Their Government and Administration)正式主张Kalayaan Island Group,并公告其界限。 |
1978年 6月11日 | 第1599号总统命令(Presidential Decree No. 1599 of 11 June 1978 establishing an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and for other purposes) |
1979年 10月8日 | 中国 【台湾当局】(六八)台统(一)义字第五○四六号总统令宣布扩充中国之领海为十二海里,并设立两百海里经济海域(时任总统为蒋经国) |
1987年 2月11日 | 菲律宾新宪法第一条中放弃历史性主张 |
1991年 7月7日 | 台、菲达成「海道通行协议暨农渔业合作备忘录」(Agreement on Sea Lane Passage and the Memorandum on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Cooperation)之谈判 |
2009年 1月28日 | 菲律宾国会参议院通过第2699号草案 |
2009年 2月2日 | 菲律宾国会众议院通过第3216号草案 |
2009年 3月10日 | 菲律宾总统艾若育批准「群岛基线界定法」(Republic Act No. 9522或第9522号共和国法),将我国南沙群岛部份岛礁纳入其所称之「卡拉扬岛群」,并与「黄岩岛」共同纳入其主权(sovereignty)与管辖权(jurisdiction)之下 |
2009年 4月8日 | 菲律宾政府向联合国大陆礁层界限委员会提交其大陆礁层外部界限提案,涵盖吕宋岛东部无海域主张重迭或争议之「班汉隆起」 |
2013年5月
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西濒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是群岛国家,共有大小岛屿7107个,全国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其中吕宋岛、棉兰老岛等11个主要岛屿占全国面积的96%。首都马尼拉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城市。
菲律宾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现有人口约为8800万,其中马来族占全国人口的85%以上,居民多信奉天主教,英语为官方语言。
被殖民了400年
菲律宾最早的政权,是由外来移民在南部的棉兰老岛上建立的。1380年,信奉伊斯兰教的米南加保人从南方苏门答腊岛迁徙到棉兰老岛,开始在该岛进行武装传教,建立殖民据点。而在北方的吕宋岛,1405年,中国郑和船队抵达,任命福建晋江籍华侨商人许柴佬为吕宋总督。他在1424年去世后,菲律宾北部自此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
1542年,西班牙航海家洛佩兹用西班牙皇太子菲律普的名字,把群岛命名为菲律宾群岛。1565年,西班牙殖民军从墨西哥渡海前来,征服了宿雾岛,并逐步将统治扩张到大半个菲律宾。在西班牙长达300年的殖民统治下,菲律宾强行普及了西班牙姓氏、天主教和种植园经济。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日本怂恿菲律宾政治人物,觊觎脱离美国殖民地统治,日本将给予菲律宾独立建国,1942年菲律宾全境被日本占领,赶走美国势力。1944年10月22日,美军在菲律宾登陆,次年2月5日收复马尼拉。
1946年,菲律宾宣布独立。独立后的菲律宾仍和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的文化渗透到普通菲律宾人的语言、饮食、服装和价值观等方方面面。
菲律宾对外输出人力工作是其经济顶梁柱
由于实行美国式民主,独立后的菲律宾曾被称作“亚洲的民主之窗”。在上世纪50年代,菲律宾的国内民族工业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进口替代型的工业化推动了国民经济维持着6%到10%的增长势头。当时菲律宾曾是亚太地区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其工业实力远超过马来西亚、泰国、印尼、新加坡、韩国,仅次于日本。
几乎每一任菲律宾总统都会喊出“经济平等”或“土改”的口号,但上台后无不贪腐横行,维护自己和家族利益。奎松(美治时期菲律宾出名的总统)和罗哈斯(菲律宾独立后第一任总统)即以贪腐着称,马科斯家族则更是贪得无厌,其夫人伊梅尔达因拥有3000双鞋名噪一时,整个家族敛财逾10亿美元。马科斯倒台后的几任民选总统,不论草根入主的埃斯特拉达,还是高喊反腐的阿罗约,都无法真正推动土改和反腐。
尽管菲律宾经济一直不给力,但它有一块金字招牌,那就是菲籍务工人员,素有“世界上最专业的保姆”之美誉。对菲律宾经济而言,是国家英雄。据悉,每一个菲佣养活了至少5个家乡的亲人。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菲佣所创造的财富达到60亿美元/年,可以抵消国内3/4的贸易赤字。到1999年,这个数字达到80亿美元,占了菲律宾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几。
美国“重返亚太”的马前卒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菲签署了《东南亚条约》,成为军事同盟。菲律宾的苏比克湾海军基地逐步发展成为美国当时最大的海外军事基地。
冷战将世界分为东西两大阵营后,菲律宾政府继续保持对美国的忠诚。冷战结束后,菲律宾在美国战略中地位下降。
1991年,美军撤离苏比克湾。自那时起,美国以年度的“肩并肩联合军事演习”,保持其在菲最低限度的军事存在。9·11事件和随之而来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美国战略向亚太地区转移,再次重视菲律宾。目前在东南亚地区,美国只有在新加坡有一个共用的基地。菲律宾对美国来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南海问题是美国介入亚洲事务的一个突破口。菲律宾则对美国的意图心领神会,为美国进入亚洲铺路并制造借口,以换取美国的支持与施舍。
菲律宾主要以四种形式配合美国“重返亚太”:频频在南海制造冲突、擅自在南海有争议地区勘探石油、为南海问题国际化大造舆论、与美国大搞联合军演。
巴丹群岛又译巴坦群岛,中国古籍将这里称作三岛或三屿国,是吕宋岛最北方,全境位于巴丹群岛上,南距吕宋岛162公里,北距台湾岛190公里,属卡加延河谷大区。吕宋岛北部巴丹群岛(Batan),位于台湾和吕宋岛(Luzon)之间,巴丹群岛共有约五十个岛屿。最北的岛屿Yami,距离兰屿只有52.3海浬,两地原住民语言相通。三个最大岛屿Itbayat、Batan和Sabtang有人居住,「三岛」或「三屿国」之名由此而来。其他岛屿有Mavudis、Misanga、Ditarem、Siayan、Dinem、Ivuhos、Diadekey等等。
巴丹群岛共有约50个岛屿。最北的岛屿是en:Mavudis岛(旧称Yami岛,雅米岛),距离台湾本岛142公里,距离台湾离岛兰屿99公里。其他主要岛屿有 Mabudin、Misanga、Ditarem、Siayan、Itbayat、Dinem、Batan、Sabtang、Ivuhos 和 Diadekey。只有三个最大岛屿伊特巴亚 (Itbayat)、巴丹 (Batan) 和 Sabtang 有人居住。岛上居民与台湾台东兰屿达悟族人语言可相通 。州首府巴斯科位于巴丹岛。目前存在主权争议(中国-菲律宾),菲律宾实际控制。
巴丹群岛 - 历史历史上巴丹群岛曾归属中国,马关条约签订后随台湾划归日本。在1898年12月巴黎合约北纬20度以南划为美国,而北纬20度以北则划定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礁石,但1895年中国早已割让台湾岛于日本,故当时的中国政府无法对巴丹群岛提出主权主张。随1945年二战后盟军自南海新加坡到东海琉球的日军投降中逐一接收托管各岛屿礁石,巴丹群岛原应归还原主权国的中国政府治理管辖,但由于内战和朝鲜战争相继爆发,中国未能在巴丹群岛驻军,遂被菲律宾占领至今。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5-5-2 02:52 , Processed in 1.239782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