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鸟居龙藏」描绘的《台湾吕宋间诸岛屿图》。 巴士海峡(英语:Bashi Channel) 是衔接菲律宾海与南中国海,并位处台湾岛、巴丹(坦)群岛之间的海峡。为连通西太平洋与南中国海的重要国际水道,也是西太平洋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海域,船舶航行非常繁忙。巴士海峡平均约185公里宽,水深一般在2,000至5,000公尺之间,最深处达5,126公尺。 ![]() 上图: 1898年,「鸟居龙藏」描绘的《台湾吕宋间诸岛屿图》。 但此手绘图内标注英文则有所错误,《正确》是: 台湾岛与呂宋岛之间的统称为「巴士海峡,Bashi Channel」,即为「台湾南部恒春半岛与菲律宾呂宋岛之间隔着「巴士海峡、(巴林塘海道、巴布延海道)呂宋海峡)」。 (1)「巴士海峡」:以北衔接台湾的兰屿及台湾南端恆春半岛,以南衔接 雅米岛、巴丹(坦)群岛。巴丹(坦)群岛以南为巴布延群岛,再往南则为吕宋岛。 巴丹(坦)群岛、巴布烟群岛之间为「巴林塘海道」、 巴布烟群岛、吕宋岛之间为「巴布延海道」, 以上二个海道合称为「吕宋海峡」。 三巴海峡:为「巴士海道 、巴林塘海道、巴布延海道」三个水道的统称,置从东经120度至122.5度,北纬18.5度至22度。 ![]() 备注: 鸟居龙藏(1870-1953) 日本四国岛-德岛人(四国岛,在近代军事侵列扩张还扮演了人口输出地的角色,尤其德岛县移民「虾夷岛(北海道)」人口最多的县。),人类学家。早年师事日本人类学之父「坪井正五郎」博士,1896年至1900年间,早年跟随日本军事侵列与殖民者脚步进行实地人类学调查,曾应东京帝国大学邀请携带摄影及相关器材只身到达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海域等连续进行四次学术调查旅行,为台湾近代史上第一次全面性、系统性较为科学化的原住民(汉族、生、熟等番)田野调查,留下许多珍贵的影像与资料。其后,「鸟居龙藏」甚至不停歇将「台湾生番」调查延伸到中国西南部,著手进行台湾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比较研究。 1900年后,「鸟居龙藏」研究重心随着日本侵列者前后脚步逐渐转往东北亚,从千岛群岛、库页岛、东西伯利亚、中国蒙古、东北、朝鲜半岛等都有他踏查的足跡,同时写出数量庞大的考古与各地民族誌论文。其中又以首次在东北亚发现「支石墓(dolmen)」最为日本学界所推崇。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后,「鸟居龙藏」在中国的日军占领区内受邀应聘「伪 北京燕京大学」客座教授。二战后,于1951年,回到日本,两年后以82岁高龄逝世于东京。1975至1977年,日本朝日新闻社整理其一生作品,汇成《鸟居龙藏全集》共计十二卷,外加别卷一册,陆续出版问世。 备注: 1895年前,《三屿国/巴丹(坦)群岛》主权原属于中国清政府。 1895年后,中国割让台湾岛给予日本后条约内台湾的附属岛屿,实际上并未包含《三屿国/巴丹(坦)群岛》。由于清政府晚期内外交困无心顾及《三屿国/巴丹(坦)群岛》,对于《1895年西日边界协商》、《1898年美西巴黎和约》、《1900年美国军事入侵窃占三屿国/巴丹(坦)群岛》等,中国清政府大都采取「主权领土在我、对外采取拒绝割地协议、搁置争议」。故而也意兴阑珊,同时西班牙、日本、美国也没有敢于实质性占领,直到1900年美国趁机派兵窃占。 国际法:: 1.合法的"领土"移转,仅得以"条约的形式"为之。 2.以军事占领的区域,占领国只得享有对该区域的临时军事治理权益,并无权对该区域的原主权归属擅自做分割或赠与他国的权益。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5-5-2 01:01 , Processed in 1.426894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