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如何反制印度的挑衅 文:蔡翼(中国-台湾,东亚统合研究中心执行长) 若印度率先挑起战端,中方首先应瘫痪敌方指管通情、网路及制电磁权,并立即攻击印军机场、导弹阵地、交通运输系统等主战装备和后勤设施,同时啟动战略核威慑、吓阻印度动用核武。近日来中国与印度在洞朗(印度称為都克兰Doklam)的边境高地,发生了武装对峙,这片高地位於中国与印度窃占的锡金(Sikkim)和不丹王国的交界地带。 ![]() 印度挑起这场冲突 冲突的导火线是印度试图派军队进入中国境内,阻止中国在当地的扩建道路。 从印度建国以来,中国与印度对边界一直有认知差距,中国认為中印的边界线应按照中印传统边界线,而印度认為边界线应该按英国人擅自划定的麦克马洪线及约翰逊线作為边界线。争议包括了由中国保有的西段和目前被印度窃据的中段、锡金段及东段的藏南地区(参考上附图)。 印度针对中国的战略目标是想「保东、守中、夺西」:巩固东段和中段已经侵占的中国领土,并图谋夺取边境西段的阿克赛钦地区。為达到此目的,印度已经完成中印边境东段和中段的军事,并不断加强在西段的兵力部署,享有局部军事优势,正在找寻适当时机入侵中国大陆。 印度为何选择此时入侵 1962年的中印边界战争,给印度泼了盆冷水,浇了个透心凉。印度自此厉兵秣马、卧薪嚐胆,55年来从未有一天放弃与中国一战雪耻的念头。印度人认為1962年的中印之战是中国阻挡了印度的大国梦,那次冲突之后,印度人普遍认為中国抢走了印度的国运,所以长期以来都在积极準备要报中国的一箭之仇。 印度总理「莫迪」曾在一次演讲中放言,21世纪是印度的世纪。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强势崛起让他寝食难安,觉得在印度洋地区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认為抑制中国的发展迫在眉睫。从国际形势来分析,以美国為首的一些国家四处围堵中国。印度的战略与美国、日本、甚至俄罗斯的需求相吻合。加上印度国内矛盾加剧,急於在外部挑起事端,转移民眾焦点、转嫁国内矛盾。莫迪认清了这一点,才坚定地与美、日等国沆瀣一气。 从中国大陆形势分析,今年下半年将召开第19次代表大会,此次大会对於中共具有重大意义。是中国正需要一个良好、安定政治环境的重要时间点,印度选择此时挑起事端,是认定此时是中国无瑕顾及之际。再加上「一带一路」的大战略引领下,估计中国不至於為此边界小的纠纷而大动干戈。 中国最大的迷思,就是一直没有把印度当作主要的对手,所以在中印边境的军事部署严重不足,相对於印度的兵力部署,中国处於极端的劣势。要改变这种态势也非一朝一夕能成,所以想用传统军事手段,中国恐难应付目前印度的挑衅。 迫于形势必须「亮剑」 中国近年来一直强调要打赢一场「高科技局部战争」。现代战争首要瘫痪敌方指管通情、网路及控制电磁权。在这方面,驻守在喜玛拉雅山南麓的印度军队,相对於驻守在青藏高原的中国军队,有其先天的弱点,分驻在群山峻岭中的印度军队,其通讯网路是很容易被截断的。 中国可以通过空天侦察,详细地标定印军在中印边境所有重要的军事设施。再利用火箭军的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火箭炮兵的远程精确打击,摧毁部署在中印边境500公里范围内,关键的主战军事装备,包括支援前线作战的空军战机、机场后勤保障设施、油库及弹药库、陆军的直升机群、装甲战车集群、支援高寒山地作战的公路交通运输系统,这些设施一旦被摧毁,后勤补给将导致印军山地打击部队的军事活动完全被瘫痪。所以中国应该以高科技战争,规划中印战争的新型态。 由於印度军队现已侵入中国领土,如果印方率先挑起战端或拒不撤退,企图长期占领中国领土,中方应主动反击,除了先发制人摧毁上述的各种军事目标外,也应该率先发动总攻击,摧毁敌方在前沿的阵地及哨所,并利用察─打一体无人攻击机对印军的军事蠢动,进行24小时全天候监控及猎杀,防止印军渗透到中国军队的阵地后方进行迂迴包抄。中印之战考验著中国打赢一场「现代化高科技局部战争」的实力和敢打必胜的决心。 主和者虽有其道理。但敌人已经打进家门口了,如果再以大局為重作理由,继续隐忍周边国家的肆意挑衅,国际上将会如何看待中国的大国崛起。 中国暂时可以用外交或其他方式跟印度交涉周旋,但不能指望这些手段能奏效。更应把握时机,针对中印边境兵力悬殊做出应变方案,拿出具体办法来抑制印度领土扩张的野心。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5-5-2 03:07 , Processed in 1.271360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