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毛泽东 须学习其精神及教训 2017年12月25日 文/游润恬,来自/联合早报 明天是原中共领导人毛泽东诞辰124周年。由于今年不是“逢五逢十”,官方不会有大规模的庆祝,但是湖南及一些革命圣地,仍有零星的民间非正式的纪念活动。受访学者指出,社会在纪念毛泽东时,除了要从他当年克服挑战的革命精神中学习,也要从中吸取教训,避免悲剧重演。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沈伯平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我们今天纪念毛主席的最大意义,是回答我们从哪里来的问题。” 他认为中国发展的秘诀在于,中国人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如何凭着“不服气”的精神克服挑战。毛泽东当年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很好地体现了这股精神。今时今日中国人面对的挑战虽然与当年不同,但这股精神仍可以有所启示。 沈伯平也认为,纪念毛泽东除了缅怀他的贡献,并从他的精神获得启示之外,也应吸取当年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思考在新时代里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政治措施,来避免当年的悲剧重演。 习近平上任后多次强调 尝试唤起社会重新关注 有观察者发现,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毛泽东事实上已逐渐淡出新一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自从五年前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上任以来,尝试唤起社会重新关注毛泽东。 他多次向中共党员及国内群众强调毛泽东的重要性。针对中共党员,习近平呼吁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呼吁回归毛时代强调“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针对社会大众,习近平在2013年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形容毛泽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提醒全国民众中共对中国无可取代的重要性。 习近平也说,毛泽东领导中共和人民找到新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他一再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丟,丢了就丧失根本。 沈伯平认为,毛泽东在中共一大表述的初心和习近平在十九大表述的初心,总体目标是一致的。“没有前面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就没有后面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不过,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张鸣认为,毛泽东和习近平的初心前后矛盾。他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毛泽东在中共一大所表述的初心是坚持共产主义理想,消灭资本主义;而中共现在必须利用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来为人民谋幸福、实现民族复兴,又必须与奉行资本主义的西方国家和平共处。 北京独立时评人章立凡受访时也指出,现在一些对受影响群体带来伤害的政策,如北京市清退外地人的做法,与毛泽东当年解放人民的理想背道而驰。而根据中共的解释,高层正是因为意识到某些领导干部的行为有偏差,所以才需要一再提醒他们“不忘初心”。 未进行充分讨论 各界对毛泽东评价差距大 在刚过的周末,河北西柏坡和山东济南等地举办了小规模的毛泽东诞辰纪念活动,一些地方书店也推出新编毛泽东文章选集。然而,在绝大多数的地方,都没有或不被允许举办纪念活动。 在中国社会上,拥护和否定毛泽东的民众都存在。简单分类,“挺毛”群体比较多是红二代、军人、中老年人,以及没有因为改革开放而获得很大利益的底层人群。 司马南今年是西柏坡纪念会万人诗歌朗诵活动的主持人。他告诉本报:“民间对毛主席的怀念是发自内心和朴素真诚的。每年毛主席过生日,我的邻居王奶奶都要吃一碗寿面。” 章立凡则指出,文革的受害者、对毛时代的思想控制与错误记忆犹新的人,不会想念毛泽东,也不会希望看到再有类似毛泽东的人物出现。 张鸣认为,正是因为各界对毛泽东的问题还未进行充分的讨论,所以对他的认知和评价依然差距很大。 在另一方面,从中国社交媒体五花八门的热点话题看,更多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毛泽东是无感的。他们成长在太平盛世,也更熟悉市场经济,思维也更为国际化。不论官方的宣传多么猛烈,他们的思想行为必然越来越不受毛泽东影响,这折射出中共理论创新和突破的重要性。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5-5-2 03:23 , Processed in 1.248425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