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明:一个坚持走集体经济道路60年的案例——新曹杨集团公司60年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新曹杨集团从1994年起自行规划,用自有资金对老宅子进行搬迁改造,到2000年完成18.6万平方的两个小区的建设,使1600多户村民都搬进了新建小区。撤村之后,建立了芝巷、北巷两个居委会与物委会。这两个居委会和物委会的工作人员都是新曹杨集团的职工,他们的工资、办公经费和物业管理开支均由公司承担。为解决入托难和养老难的问题,新曹杨集团在办幼儿园以后,又于 2004年办起了养老院,既为本村居民服务,也对社会开放,经费由集团公司托底。 新建小区内建有1500平方的文化活动中心,可以开展多种群众性文化活动。在高新技术园区内,集团公司建立了700平方的文化活动中心和标准篮球场,丰富园区内职工的文体活动。 只要符合条件的本村居民,没有实现就业的,集团公司想方设法给予安置,此外,还为社会提供了近2万个就业岗位。逢年过节,集团都会给原村民发放慰问品或慰问金,两年组织一次旅游,定期组织体检;对职工公司都购买了上海职工重大疾病险和普陀区住院保险,公司对职工大病进行专项补助。 新曹杨的领导班子认为,发展经济,就是为广大群众谋利益。在发展经济时,要尊重群众意见,经济发展了,更要想着让群众能不断分享发展的成果。 依靠群众,就是要相信群众,农民也能够 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大潮中作出贡献 新曹杨集团和企业领导几乎都是本村土生土长的干部,其中最高学历仅为大专。新曹杨并不是排斥高端人才。作为一个由村转制而来,承担着巨大社会责任的集体企业,分配受政策约束,难以用高薪来引进人才。新曹杨集团公司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立足于依靠自己的干部,来迎接农业合作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大潮。他们认为,对发展集体经济,曹杨村培养的干部,对这片土地最爱,对群众最有感情,也最能负责。在向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的转型过程中,曹杨人虽然在知识、经验方面欠缺,许多方面需要补课,但只要努力,是完全可以学会的。新曹杨的发展之路证明了这一点。 朝阳锅炉厂,最早只能生产小型、单一的燃煤锅炉,发展成燃油、燃气、燃废木材、余热回收等多种系列的大型蒸汽、热水及特种锅炉;由块装型发展成组装、散装式不同类型;由最初的修理锅炉发展到向国内外提供产品开发、生产、安装、运行的成套服务,成为上海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其系列产品均获得国家和上海市的节能产品、名牌产品称号。 随建筑业发展,对陶瓷粘合剂的需求越来越大,过去全靠进口。曹杨村于1984年建立曹杨建筑粘合剂厂,与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开发出陶瓷粘合剂,填补了国内空白,成本仅为进口产品的八分之一,其产品连续十四年获上海市名牌产品称号。 随着上海的发展,新曹杨人又把发展眼光从制造业转向现代服务业,在内部管理上把从发展制造业时的主要抓产品技术和质量,转向既打造服务业平台的硬环境,又提升职工对客商的面对面服务能力的软环境,来实现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目前,企业利润的85%来自于服务业。 新曹杨的领导班子认为,只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曹杨人不仅能在农业,同样也能在工业、现代服务业中有一番作为。 敬畏群众,就是时刻牢记党的宗旨自觉 地把自己放在接受群众监督的地位, 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新曹杨的实力不断壮大,敬畏群众,是新曹杨领导班子60年来始终坚持的原则。 在办公条件上,领导班子坚持先生产,后生活;先群众,后干部。80年代搞联营企业,盛夏客户上门,办公室里是否要装吊扇?领导认为,社员都在大田里头顶烈日劳动,办公室装了吊扇,群众会怎么想?结果,还是只买了10把蒲扇,专供客商用。进入新世纪后,空调逐步普及,新曹杨集团公司及下属企业也等到群众家里空调都普及以后,才在办公室安装了空调。 小区建成后,房型、楼层都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房子怎么分,是干群关系的试金石。领导班子坚持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分房上绝不搞特殊化。 目前集团公司总部共15辆车,14部是干部和管理人员私人买的,每个月按规定补一定公务用车油贴,只有1部公车,只限于公务使用。 村的建制撤销以后,作为纯集体经济的新曹杨建立了通过职代会的企务公开体制,包括干部提拔使用、企业年度目标、经营状况、年终收益、职工分配、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的实施、奖惩条例、大额资金的使用等不仅通过企务公开让职工知晓,而且对退休人员也通过老龄党支部、老龄委来进行公开,做到让群众当家做主。 敬畏群众,不仅是因为新曹杨的干部都是土生土长,面对乡里乡亲,任何行为都会受到乡亲的议论,更重要的是,几代带头人都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当干部的本份,作为心中一面永恒的镜子,随时照着自己站得稳,行得正。这是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曹杨领导班子能够带领群众使集体经济不断发展,群众生活不断改善,各项工作走在前列,始终取得群众信任和拥护的关键。 展望未来,新曹杨领导班子认识到,进一步求发展还需要在体制机制上改革创新;公司的团队在发展视野、人才结构、知识层次、发展能力上还具有局限,需要进一步提高。但不管怎么改革发展,代表群众、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敬畏群众的基本原则不能变。只要坚持这些原则,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前进。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5-5-2 07:56 , Processed in 1.335757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