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琉球网 首页 伟人风采 查看内容

1937年毛泽东 之 矛盾论

2016-6-21 07:25| 发布者: 台灣獵戶人| 查看: 1255| 评论: 6|原作者: 台灣獵戶人

摘要: 人的概念的每一差异,都应把它看作是客观矛盾的反映。客观矛盾反映入主观的思想,组成了概念的矛盾运动,推动了思想的发展,不断地解决了人们的思想问题。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这是社会的阶级矛盾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毛泽东同志,1937年矛盾论:

人的概念的每一差异,都应把它看作是客观矛盾的反映。
客观矛盾反映入主观的思想,组成了概念的矛盾运动,推动了思想的发展,不断地解决了人们的思想问题。

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这是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
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备注:
毛泽东:矛盾论,

1937年8月全文。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1]
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又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2]。

因此,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涉及广泛的方面,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我们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
这些问题是: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苏联哲学界在最近数年中批判了德波林学派[3]的唯心论,这件事引起了我们的极大的兴趣。德波林的唯心论在中国共产党内发生了极坏的影响,我们党内的教条主义思想不能说和这个学派的作风没有关系。因此,我们现在的哲学研究工作,应当以扫除“教条主义思想”为主要的目标。

这篇哲学论文,是毛泽东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同一的目的,即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曾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讲演。

在收入本书第一版的时候,作者作了部分的补充、删节和修改。

   


一 两种宇宙观
在人类的认识史中,从来就有关于宇宙发展法则的两种见解,

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
一种是辩证法的见解,
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宇宙观。

列宁说:“对于发展(进化)所持的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观点是:
(一)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
(二)认为发展是对立的统一(统一物分成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而两个对立又互相关联着)。”[4]
列宁说的就是这两种不同的宇宙观。

   

形而上学,亦称玄学,这种思想,无论在中国,在欧洲,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间内,是属于唯心论的宇宙观,并在人们的思想中占了统治的地位。
在欧洲,资产阶级初期的唯物论,也是形而上学的。由于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进到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阶段,生产力、阶级斗争和科学均发展到了历史上未有过的水平,工业无产阶级成为历史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因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于是,在资产阶级那里,除了公开的极端露骨的反动的唯心论之外,还出现了庸俗的进化论,出来对抗唯物辩证法。

   

所谓形而上学的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
这种宇宙观把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增减和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是由于外力的推动。
形而上学家认为,世界上各种不同事物和事物的特性,从它们一开始存在的时候就是如此。后来的变化,不过是数量上的扩大或缩小。他们认为一种事物永远只能反复地产生为同样的事物,而不能变化为另一种不同的事物。
在形而上学家看来,资本主义的剥削,资本主义的竞争,资本主义社会的个人主义思想等,就是在古代的奴隶社会里,甚至在原始社会里,都可以找得出来,而且会要永远不变地存在下去。
说到社会发展的原因,他们就用社会外部的地理、气候等条件去说明,他们简单地从事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
因此,他们不能解释事物的质的多样性,不能解释一种质变为他种质的现象。所以这种思想,
在欧洲,在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是机械唯物论,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则有庸俗进化论。
在中国,则有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5]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曾经长期地为腐朽了的封建统治阶级所拥护。近百年来输入了欧洲的机械唯物论和庸俗进化论,则为资产阶级所拥护

   

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
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这样,唯物辩证法就有力地反对了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论和庸俗进化论的外因论或被动论。这是清楚的,单纯的外部原因只能引起事物的机械的运动,即范围的大小,数量的增减,不能说明事物何以有性质上的千差万别及其互相变化,事实上,即使是外力推动的机械运动,也要通过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植物和动物的单纯的增长,数量的发展,主要地也是由于内部矛盾所引起的。
同样,社会的发展,主要地不是由于外因而是由于内因。
许多国家在差不多一样的地理和气候的条件下,它们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非常之大。同一个国家吧,在地理和气候并没有变化的情形下,社会的变化却是很大的。
帝国主义的俄国变为社会主义的苏联,
封建的闭关锁国的日本变为帝国主义的日本,这些国家的地理和气候并没有变化。
长期地被封建制度统治的中国,近百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正在变化到一个自由解放的新中国的方向去,中国的地理和气候并没有变化。
整个地球及地球各部分的地理和气候也是变化着的,但以它们的变化和社会的变化相比较,则显得很微小,前者是以若干万年为单位而显现其变化的,后者则在几千年、几百年、几十年、甚至几年或几个月(在革命时期)内就显现其变化了。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自然界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自然界内部矛盾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

唯物辩证法是否排除外部的原因呢?并不排除。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
各国人民之间的互相影响是时常存在的。在资本主义时代,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各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互相影响和互相激动,是极其巨大的。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影响到世界各国内部的变化,同样地而且还特别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内部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通过了各国内部和中国内部自己的规律性而起的。
两军相争,一胜一败,所以胜败,皆决于内因,胜者或因其强,或因其指挥无误,败者或因其弱,或因其指挥失宜,外因通过内因而引起作用。

一九二七年中国大资产阶级战败了无产阶级,是通过中国无产阶级内部的(中国共产党内部的)机会主义而起作用的。当着我们清算了这种机会主义的时候,中国革命就重新发展了。
后来,中国革命又受了敌人的严重的打击,是因为我们党内产生了冒险主义。当着我们清算了这种冒险主义的时候,我们的事业就又重新发展了。
由此看来,一个政党要引导革命到胜利,必须依靠自己政治路线的正确组织上的巩固

   

辩证法的宇宙观,
不论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但是古代的辩证法带着自发的朴素的性质,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还不可能有完备的理论,因而不能完全解释宇宙,后来就被形而上学所代替。

生活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期的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对于辩证法曾经给了很重要的贡献,但是他的辩证法却是唯心的辩证法
直到无产阶级运动的伟大的活动家马克思恩格斯综合了人类认识史的积极的成果,特别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的部分,创造了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这个伟大的理论,才在人类认识史上起了一个空前的大革命。
后来,经过列宁斯大林,又发展了这个伟大的理论。这个理论一经传到中国来,就在中国思想界引起了极大的变化。
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因此,具体地了解事物矛盾这一个法则,对于我们是非常重要的。

   



二 矛盾的普遍性
为了叙述的便利起见,我在这里先说矛盾的普遍性,再说矛盾的特殊性。

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的创造者和继承者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他们发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已经把唯物辩证法应用在人类历史的分析和自然历史的分析的许多方面,应用在社会的变革和自然的变革(例如在苏联)的许多方面,获得了极其伟大的成功,矛盾的普遍性已经被很多人所承认,因此,关于这个问题只需要很少的话就可以说明白;而关于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则还有很多的同志,特别是教条主义者,弄不清楚。他们不了解矛盾的普遍性即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他们也不了解研究当前具体事物的矛盾的特殊性,对于我们指导革命实践的发展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因此,关于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应当着重地加以研究,并用足够的篇幅加以说明。为了这个缘故,当着我们分析事物矛盾的法则的时候,我们就先来分析矛盾的普遍性的问题,然后再着重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最后仍归到矛盾的普遍性的问题。

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
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恩格斯说:“运动本身就是矛盾。”[6]
列宁对于对立统一法则所下的定义,说它就是“承认(发现)自然界(精神和社会两者也在内)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含有互相矛盾、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趋向”[7]。
这些意见是对的吗?是对的。
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相互依赖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矛盾是简单的运动形式(例如机械性的运动)的基础,更是复杂的运动形式的基础。



恩格斯这样说明过矛盾的普遍性:

“如果简单的机械的移动本身包含着矛盾,那末,物质的更高的运动形式,特别是有机生命及其发展,就更加包含着矛盾。……
生命首先就在于:生物在每一个瞬间是它自身,但却又是别的什么。
所以,生命也是存在于物体和过程本身中的不断地自行产生并自行解决的矛盾;
这一矛盾一停止,生命亦即停止,于是死就来到。

同样,我们看到了,在思维的范围以内我们也不能避免矛盾,并且我们看到了,
例如,人的内部无限的认识能力与此种认识能力仅在外部被局限的而且认识上也被局限的个别人们身上的实际的实现二者之间的矛盾,是在人类世代的无穷的—至少对于我们,实际上是无穷的—连续系列之中,是在无穷的前进运动之中解决的。”
“高等数学的主要基础之一,就是矛盾……”
“就是初等数学,也充满着矛盾。……”[8]


   

列宁也这样说明过矛盾的普遍性
“在数学中,正和负,微分和积分。
在力学中,作用和反作用。
在物理学中,阳电和阴电。
在化学中,原子的化合和分解。
在社会科学中,阶级斗争。”[9]


   

战争中的攻守,进退,胜败,都是矛盾着的现象。
失去一方,他方就不存在。
双方斗争而又联结,组成了战争的总体,推动了战争的发展,解决了战争的问题。
人的概念的每一差异,都应把它看作是客观矛盾的反映。
客观矛盾反映入主观的思想,组成了概念的矛盾运动,推动了思想的发展,不断地解决了人们的思想问题。

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这是社会的阶级矛盾新旧事物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
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由此看来,不论是简单的运动形式,或复杂的运动形式,不论是客观现象,或思想现象,矛盾是普遍地存在着,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这一点已经弄清楚了。但是每一过程的开始阶段,是否也有矛盾存在呢?是否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具有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呢?

从苏联哲学界批判德波林学派的文章中看出,
德波林学派有这样一种见解,他们认为矛盾不是一开始就在过程中出现,须待过程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出现。那末,在那一时间以前,过程发展的原因不是由于内部的原因,而是由于外部的原因了。
这样,德波林回到形而上学的外因论和机械论去了。拿这种见解去分析具体的问题,
1)他们就看见在苏联条件下富农和一般农民之间只有差异,并无矛盾,完全同意了布哈林的意见。
(2)在分析法国革命时,他们就认为在革命前,工农资产阶级合组的第三等级中,也只有差异,并无矛盾。
德波林学派这类见解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他们不知道世界上的每一差异中就已经包含着矛盾,差异就是矛盾
劳资之间,从两阶级发生的时候起,就是互相矛盾的,仅仅还没有激化而已。
工农之间,即使在苏联的社会条件下,也有差异,它们的差异就是矛盾,仅仅不会激化成为对抗,不取阶级斗争的形态,不同于劳资间的矛盾;它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巩固的联盟,并在由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地解决这个矛盾。
这是矛盾的差别性的问题,不是矛盾的有无的问题。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

新过程的发生是什么呢?
这是旧的统一和组成此统一的对立成分让位于新的统一和组成此统一的对立成分,
于是新过程就代替旧过程而发生。
旧过程完结了,新过程发生了。
新过程又包含着新矛盾,开始它自己的矛盾发展史。

事物发展过程的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列宁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模范地作了这样的分析。这是研究任何事物发展过程所必须应用的方法。列宁自己也正确地应用了它,贯彻于他的全部著作中。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的是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单的、最普通的、最基本的、最常见的、最平常的、碰到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在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之中(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细胞’之中)暴露了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以及一切矛盾的胚芽)。往后的叙述又向我们表明了这些矛盾和这个社会各个部分总和的自始至终的发展(增长与运动两者)。”

列宁说了上面的话之后,接着说道:“这应该是一般辩证法的……叙述(以及研究)方法。”[10]
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学会这个方法,才能正确地分析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现状,并推断革命的将来。

   




三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前面已经说过了。现在来说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
这个问题,应从几种情形中去研究。
首先是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带特殊性。

人的认识物质,就是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因为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而物质的运动则必取一定的形式。
对于物质的每一种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他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
就是说,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只有注意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区别事物。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
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就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的原因,或者叫做根据。
自然界存在着许多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发声、发光、发热、电流、化分、化合等等都是。所有这些物质的运动形式,都是互相依存的,又是本质上互相区别的。每一物质的运动形式所具有的特殊的本质,为它自己的特殊的矛盾所规定。这种情形,不但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在社会现象和思想现象中也是同样地存在着。每一种社会形式和思想形式,都有它的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

   

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
例如,数学中的正数和负数,机械学中的作用和反作用,物理学中的阴电和阳电,化学中的化分和化合,社会科学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和阶级的互相斗争,军事学中的攻击和防御,哲学中的唯心论和唯物论、形而上学观和辩证法观等等,都是因为具有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才构成了不同的科学研究的对象。
固然,如果不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的原因或普遍的根据;
但是,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的原因,或特殊的根据,也就无从辨别事物,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

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说来,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这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

当着人们已经认识了这种共同的本质以后,就以这种共同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地向着尚未研究过的或者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各种具体的事物进行研究,找出其特殊的本质,这样才可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而使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不致变成枯槁的和僵死的东西,这是两个认识的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人类的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的,而每一次的循环(只要是严格地按照科学的方法)都可能使人类的认识提高一步,使人类的认识不断地深化。


我们的教条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就是:
一方面,不懂得必须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认识各别事物的特殊的本质,才有可能充分地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充分地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
另一方面,不懂得在我们认识了事物的共同本质以后,还必须继续研究那些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或者新冒出来的具体的事物。

我们的教条主义者是懒汉,他们拒绝对于具体事物做任何艰苦的研究工作,他们把一般真理看成是凭空出现的东西,把它变 成为人们所不能够捉摸的纯粹抽象的公式,完全否认了并且颠倒了这个人类认识真理的正常秩序。他们也不懂得人类认识的两个过程的互相联结——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他们完全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不但要研究每一个大系统的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规定的本质,而且要研究每一个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质。
一切运动形式的每一个实在的非臆造的发展过程内,都是不同质的。我们的研究工作必须着重这一点,而且必须从这一点开始。 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
例如,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去解决;
人民大众和封建制度的矛盾,用民主革命的方法去解决;
殖民地和帝国主义的矛盾,用民族革命战争的方法去解决;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用农业集体化和农业机械化的方法去解决;
共产党内的矛盾,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去解决;
社会和自然的矛盾,用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去解决。

过程变化,旧过程和旧矛盾消灭,新过程和新矛盾发生,解决矛盾的方法也因之而不同
俄国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所解决的矛盾及其所用以解决矛盾的方法是根本上不相同的。
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地遵守的一个原则。

教条主义者不遵守这个原则,他们不了解诸种革命情况的区别,因而也不了解应当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而只是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种自以为不可改变的公式到处硬套,这就只能使革命遭受挫折,或者将本来做得好的事情弄得很坏。

   


为要暴露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在其总体上、在其相互联结上的特殊性,就是说暴露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质,就必须暴露过程中矛盾各方面的特殊性,否则暴露过程的本质成为不可能,这也是我们作研究工作时必须十分注意的。

一个大的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的矛盾。
例如,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
有中国社会各被压迫阶级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有人民大众和封建制度的矛盾,
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有农民及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有各个反动的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等等情形是非常复杂的。

这些矛盾,不但各各有其特殊性,不能一律看待,而且每一矛盾的两方面,又各各有其特点,也是不能一律看待的。
我们从事中国革命的人,不但要在各个矛盾的总体上,即矛盾的相互联结上,了解其特殊性,而且只有从矛盾的各个方面着手研究,才有可能了解其总体。所谓了解矛盾的各个方面,就是了解它们每一方面各占何等特定的地位,各用何种具体形式和对方发生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关系,在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中,以及依存破裂后,又各用何种具体的方法和对方作斗争。研究这些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11]。
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我们的教条主义者违背列宁的指示,从来不用脑筋具体地分析任何事物,做起文章或演说来,总是空洞无物的八股调,在我们党内造成了一种极坏的作风。

   
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所谓主观性,就是不知道客观地看问题,也就是不知道用唯物的观点去看问题。这一点,我在《实践论》一文中已经说过了。
所谓片面性,就是不知道全面地看问题。
例如:
只了解中国一方、不了解日本一方,
只了解共产党一方不了解国民党一方,
只了解无产阶级一方、不了解资产阶级一方,
只了解农民一方、不了解地主一方,
只了解顺利情形一方、不了解困难情形一方,
只了解过去一方、不了解将来一方,
只了解个体一方、不了解总体一方,
只了解缺点一方、不了解成绩一方,
只了解原告一方、不了解被告一方,
只了解革命的秘密工作一方、不了解革命的公开工作一方如此等等。一句话,不了解矛盾各方的特点。这就叫做片面地看问题。或者叫做只看见局部,不看见全体,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
这样,是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的,是不能完成革命任务的,是不能做好所任工作的,是不能正确地发展党内的思想斗争的。

孙子论军事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12]
他说的是作战的双方。
唐朝人魏徵:“兼听则明,偏信则暗。”[13]
也懂得片面性不对。可是我们的同志看问题,往往带片面性,这样的人就往往碰钉子。


《水浒传》上宋江三打祝家庄[14],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后来改变方法,从调查情形入手,于是熟悉了盘陀路,拆散了李家庄、扈家庄和祝家庄的联盟,并且布置了藏在敌人营盘里的伏兵,用了和外国故事中所说木马计[15]相像的方法,第三次就打了胜仗。
《水浒传》上有很多唯物辩证法的事例,这个三打祝家庄,算是最好的一个。



列宁说:“要真正地认识对象,就必须把握和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媒介’。我们决不会完全地作到这一点,可是要求全面性,将使我们防止错误,防止僵化。”[16]我们应该记得他的话。

表面性,是对矛盾总体和矛盾各方的特点都不去看,否认深入事物里面精细地研究矛盾特点的必要,仅仅站在那里远远地望一望,粗枝大叶地看到一点矛盾的形相,就想动手去解决矛盾(答复问题、解决纠纷、处理工作、指挥战争),这样的做法,没有不出乱子的。

中国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同志们所以犯错误,就是因为他们看事物的方法是主观的、片面的和表面的。片面性、表面性也是主观性,因为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人们不去如实地反映这些情况,而只是片面地或表面地去看它们,不认识事物的互相联系,不认识事物的内部规律,所以这种方法是主观主义的。

   

不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在其相互联结上,在其各方情况上,我们必须注意其特点,而且在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也有其特点,也必须注意。
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及为此根本矛盾所规定的过程的本质,非到过程完结之日,是不会消灭的;但是事物发展的长过程中的各个发展的阶段,情形又往往互相区别,这是因为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的性质和过程的本质虽然没有变化,但是根本矛盾在长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采取了逐渐激化的形式。并且,被根本矛盾所规定或影响的许多大小矛盾中,有些是激化厂,有些是暂时地或局部地解决了,或者缓和了,又有些是发生了,因此,过程就显出阶段性来。如果人们不去注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人们就不能适当地处理事物的矛盾。
例如,
自由竞争时代的资本主义发展为帝国主义,这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个根本矛盾着的阶级的性质和这个社会的资本主义的本质,井没有变化;但是,两阶级的矛盾激化了,独占资本和自由资本之间的矛盾发生了,宗主国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了,各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即由各国发展不平衡的状态而引起的矛盾特别尖锐地表现出来了,因此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形成了帝国主义阶段。
列宁主义之所以成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因为列宁和斯大林正确他说明了这些矛盾,并正确地作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

拿从辛亥革命[17]开始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的情形来看,也有了若干特殊阶段。
特别是在资产阶级领导时期的革命和在无产阶级领导时期的革命,区别为两个很大不同的历史阶段。
这就是:由于无产阶级的领导,根本地改变了革命的面貌,引出了阶级关系的新调度,农民革命的大发动,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革命彻底性,由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等等。
所有这些,都是在资产阶级领导革命时期不可能出现的。虽然整个过程中根本矛盾的性质,过程之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性质(其反面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并没有变化,但是,在这长时间中,经过了辛亥革命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第一次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统一战线破裂和资产阶级转入反革命,新的军阀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第二次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和抗日战争等等大事变,二十多年间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
在这些阶段中,包含着有些矛盾激化了(例如土地革命战争和日本侵入东北四省[18]),有些矛盾部分地或暂时地解决了(例如北洋军阀的被消灭,我们没收了地主的土地),有些矛盾重新发生了(例如新军阀之间的斗争,南方各革命根据地丧失后地主又重新收回土地)等等特殊的情形。

   
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须在其联结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

例如,国共两党。
国民党方面
【1】在第一次统一战线时期,因为它实行了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援助工农的三大政策,所以它是革命的、有朝气的,它是各阶级的民主革命的联盟。
【2】一九二七年以后,国民党变到了与此相反的方面,成了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反动集团。
【3】一九三六年十二月西安事变[19]后,又开始向停止内战、联合共产党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这个方面转变。

这就是国民党在三个阶段上的特点。形成这些特点,当然有种种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方面
【1】在第一次统一战线时期,它是幼年的党,它英勇地领导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但在对于革命的性质、任务和方法的认识方面,却表现了它的幼年性,因此在这次革命的后期所发生的陈独秀主义[20]能够起作用,使这次革命遭受了失败。
【2】一九二七年以后,它又英勇地领导了土地革命战争,创立了革命的军队和革命的根据地,但是它也犯过冒险主义的错误,使军队和根据地都受了很大的损失。
【3】一九三五年以后,它又纠正了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了新的抗日的统一战线,这个伟大的斗争现在正在发展。在这个阶段上,共产党是一个经过了两次革命的考验、有了丰富的经验的党。
这些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三个阶段上的特点。形成这些特点也有种种的原因。不研究这些特点,就不能了解两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特殊的相互关系:统一战线的建立,统一战线的破裂,再一个统一战线的建立。
而要研究两党的种种特点,更根本的就必须研究这两党的阶级基础以及因此在各个时期所形成的它们和其他方面的矛盾的对立。


例如,
国民党
【甲】在它第一次联合共产党的时期

[1]一方面有和国外帝国主义的矛盾,因而它反对帝国主义;
[2]另一方面有和国内人民大众的矛盾,它在口头上虽然允许给予劳动人民以许多的利益,但在实际上则只给予很少的利益,或者简直什么也不给。
【乙】在它进行反共战争的时期,则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合作反对人民大众,一笔勾销了人民大众原来在革命中所争得的一切利益,激化了它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丙】现在抗日时期,国民党和日本帝国主义有矛盾,它一面要联合共产党,同时它对共产党和国内人民并不放松其斗争和压迫。
共产党无论在哪一时期,均和人民大众站在一道,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但在现在的抗日时期,由于国民党表示抗日,它对国民党和国内封建势力,也就采取了缓和的政策。
由于这些情况,所以或者造成了两党的联合,或者造成了两党的斗争,而且即使在两党联合的时期也有又联合又斗争的复杂的情况。
如果我们不去研究这些矛盾方面的特点,我们就不但不能了解这两个党各各和其他方面的关系,也不能了解两党之间的相互关系。 由此看来,不论研究何种矛盾的特性—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方面,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以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方面,研究所有这些矛盾的特性,都不能带主观随意性,必须对它们实行具体的分析。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
我们必须时刻记得列宁的话:对于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

   

这种具体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首先给了我们以很好的模范。
马克思、恩格斯把这事物矛盾的法则应用到社会历史过程的研究的时候,他们
看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看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以及由于这些矛盾所产生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及思想等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而这些矛盾如何不可避免地会在各种不同的阶级社会中,引出各种不同的社会革命。



马克思把这一法则应用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研究的时候,他看出这一社会的基本矛盾在于生产的社会性占有制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表现于在各别企业中的生产的有组织性和在全社会中的生产的无组织性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的阶级表现,则是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发展的无限性,所以,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而在另一一定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为特殊性的东西,而在另一一定场合则变为普遍性。
资本主义制度所包含的生产社会化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矛盾,是所有有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的各国所共有的东西,对于资本主义说来,这是矛盾的普遍性。
但是资本主义的这种矛盾,乃是一般阶级社会发展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东西,对于一般阶级社会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说来,这是矛盾的特殊性。
然而,当着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这一切矛盾的特殊性解剖出来之后,同时也就更进一步地、更充分地、更完全地把一般阶级社会中这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普遍性阐发出来了。

   
由于特殊的事物是和普遍的事物联结的,由于每一个事物内部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即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所以,当着我们研究一定事物的时候,就应当去发现这两方面及其互相联结,发现一事物内部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两方面及其互相联结,发现一事物和它以外的许多事物的互相联结。



斯大林在他的名著《论列宁主义基础》一书中说明列宁主义的历史根源的时候,
他分析了列宁主义所由产生的国际环境,分析了在帝国主义条件下已经发展到极点的资本主义的诸矛盾,以及这些矛盾使无产阶级革命成为直接实践的问题,并造成了直接冲击资本主义的良好的条件。不但如此,他又分析了为什么俄国成为列宁主义的策源地,分析了沙皇俄国当时是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集合点以及俄国无产阶级所以能够成为国际的革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的原因。这样,斯大林分析了帝国主义的矛盾的普遍性,说明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又分析了沙俄帝国主义在这一般矛盾中所具有的特殊性,说明俄国成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策略的故乡,而在这种特殊性中间就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
斯大林的这种分析,给我们提供了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及其互相联结的模范。

   

马克思恩格斯,同样地列宁斯大林,他们对于应用辩证法到客观现象的研究的时候,总是指导人们不要带上任何的主观随意性,而必须从客观的实际运动所包含的具体的条件,去看出这些现象中的具体的矛盾、矛盾各方面的具体的地位以及矛盾的具体的相互关系。
我们的教条主义者因为没有这种研究态度,所以弄得一无是处。我们必须以教条主义的失败为鉴戒,学会这种研究态度,舍此没有第二种研究法。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个性的关系。
其”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
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
否认事物的矛盾,就是否认了一切。这是共通的道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所以它是共性,是绝对性,然而这种共性,即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
假如除去一切个性,还有什么共性呢?
因为矛盾的各个特殊,所以造成了个性。
一切”个性”是有条件地暂时地存在的,所以是相对的
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四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在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还有两种情形必须特别地提出来加以分析,这就是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例如,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个矛盾着的力量是主要的矛盾;其他的矛盾力量,例如,残存的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农民小资产者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和农民小资产者的矛盾,自由资产阶级和垄断资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法西斯主义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相互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和殖民地的矛盾,以及其他的矛盾,都为这个主要的矛盾力量所规定、所影响。


半殖民地的国家如中国,其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呈现着复杂的情况。
【甲】帝国主义向这种国家举行侵略战争的时候,这种国家的内部各阶级,除开一些叛国分子以外,能够暂时地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帝国主义。这时,帝国主义和这种国家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的矛盾,而这种国家内部各阶级的一切矛盾(包括封建制度和人民大众之间这个主要矛盾在内),便都暂时地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中国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21],一八九四年的中日战争[22],一九○○年的义和团战争[23]和目前的中日战争,都有这种情形。



【乙】然而在另一种情形之下,则矛盾的地位起了变化。当着帝国主义不是用战争压迫,而是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比较温和的形式进行压迫的时候,半殖民地国家的统治阶级就会向帝国主义投降,二者结成同盟,共同压迫人民大众。
这种时候,人民大众往往采取国内战争的形式,去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阶级的同盟,而帝国主义则往往采取间接的方式去援助半殖民地国家的反动派压迫人民,而不采取直接行动,显出了内部矛盾的特别尖锐性。
中国的辛亥革命战争,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战争,一九二七年以后的十年土地革命战争,都有这种情形。还有半殖民地国家各个反动的统治集团之间的内战,例如在中国的军阀战争,也属于这一类。

   

【丙】当着国内革命战争发展到从根本上威胁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内反动派的存在的时候,帝国主义就往往采取上述方法以外的方法,企图维持其统治:或者分化革命阵线的内部,或者直接出兵援助国内反动派。
这时,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完全公开地站在一个极端,人民大众则站在另一极端,成为一个主要矛盾,而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发展状态。

十月革命后各资本主义国家援助俄国反动派,是武装干涉的例子。一九二七年的蒋介石的叛变,是分化革命阵线的例子。

   


然而不管怎样,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只有一种主要的矛盾起着领导的作用,是完全没有疑义的。
由此可知,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告诉我们的方法。
列宁和斯大林研究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时候,列宁和斯大林研究苏联经济的时候,也告诉了这种方法。万千的学问家和实行家,不懂得这种方法,结果如堕烟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

不能把过程中所有的矛盾平均看待,必须把它们区别为主要的和次要的两类,着重于捉住主要的矛盾,己如上述。

但是在各种矛盾之中,不论是主要的或次要的,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又是否可以平均看待呢?也是不可以的
无论什么矛盾,矛盾的诸方面,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有时候似乎势均力敌,然而这只是暂时的和相对的情形,基本的形态则是不平衡。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然而这种情形不是固定的,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
在矛盾发展的一定过程或一定阶段上,主要方面属于甲方,非主要方面属于乙方;到了另一发展阶段或另一发展过程时,就互易其位置,这是依靠事物发展中矛盾双方斗争的力量的增减程度来决定的。



我们常常说“新陈代谢”这句话。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依事物本身的性质和条件,经过不同的飞跃形式,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

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其新旧两个方面的矛盾,形成为一系列的曲折的斗争
斗争的结果,新的方面由小变大,上升为支配的东西;旧的方面则由大变小,变成逐步归于灭亡的东西。而一当新的方面对于旧的方面取得支配地位的时候,旧事物的性质就变化为新事物的性质。由此可见,
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已从旧的封建主义社会时代的附庸地位,转化成了取得支配地位的力量,社会的性质也就由封建主义的变为资本主义的。
在新的资本主义社会时代,封建势力则由原来处在支配地位的力量转化为附庸的力量,随着也就逐步地归于消灭了,例如英法诸国就是如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由新的起进步作用的阶级,转化为旧的起反动作用的阶级,以至于最后被无产阶级所推翻,而转化为私有的生产资料被剥夺和失去权力的阶级,这个阶级也就要逐步归于消灭了。人数比资产阶级多得多、并和资产阶级同时生长、但被资产阶级统治着的无产阶级,是一个新的力量,它由初期的附属于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步地壮大起来,成为独立的和在历史上起主导作用的阶级,以至最后夺取政权成为统治阶级。这时,社会的性质,就由旧的资本主义的社会转化成了新的社会主义的社会。这就是苏联已经走过和一切其他国家必然要走的道路。

   

就中国的情形来说,帝国主义处在形成半殖民地这种矛盾的主要地位,压迫中国人民,中国则由独立国变为半殖民地。然而事情必然会变化,在双方斗争的局势中,中国人民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所生长起来的力量必然会把中国由半殖民地变为独立国,而帝国主义则将被打倒,旧中国必然要变为“新中国”。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台灣獵戶人 2017-9-9 09:54
1976年9月9日0时10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 毛泽东 同志 与世长辞。
《毛主席纪念堂》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位于北京市天安门广场,占地面积5.72公顷,总建筑面积33867平方米,建于1976年11月。1977年9月9日举行落成典礼并对外开放……

一、开放时间
  毛主席纪念堂开放时间全年星期二至星期日08:00—12:00,其中7月1日至8月31日07:00—11:00(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关纪念日、天安门广场有活动另行通知)。
  咨询电话:010-65117722,65120909

二、注意事项
  1.瞻仰、参观须凭有效证件免费排队入场。
  2.自觉接受安全检查。严禁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入场。
  3.严禁携带手提包、背包、照相机、摄像机、水杯、液体等物品入场。带有上述物品者请先到存包处寄存。

http://www.liuqiu-china.com/portal.php?mod=view&aid=1773
引用 ZHANG737 2017-9-9 09:55
---转载--------------作者:阿森
  
  中国的尊严 -外国人评朝鲜战争
  
   所谓“第三只眼”,是指不以自己正统的眼光,而以旁人的甚至是敌人的眼光来看问题,这样往往能看得更全面更透彻。   
  
   朝鲜战争给积弱的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尊严,也给被人歧视惯了的中国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荣耀。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回忆录中说:朝鲜战争前他在欧洲旅行,人们常对华人持歧视态度,可是新中国出兵朝鲜并接连获胜后,西欧海关人员一见华人都肃然起敬。从此,李光耀开始认真学习汉语。  
  
     若说李光耀是亲华人士,所说要打折扣的话,那么“汉奸”的话大概不用打折扣吧。据一被俘志愿军战士的回忆录,审讯他的“汉奸”(因为是美籍华人,所以汉奸打上引号)在审讯间隙,美国人不在时,诚恳地对他说:不管是不是“侵略”,(因为他在审讯时和志愿军战士争论过中国是不是“侵略”朝鲜)中国能打出国门,并和联合国军打成这样,让我这个华人也感到自豪,现在美国人对我们都比以往客气多了。赢得中国看来真是理所应当啊,就是比逃到海岛上的那个老头子强多了。  
  
     若说这“汉奸”还不够“反 共”,那么我们听听一位“反共义士”的故事吧。某国民党老兵,家里是富农,土改时受了的“迫害”,所以死心塌地地跟着国民党。去了台湾后,因不受重要,又去了美国,在美国没有找到他理想中的世界,反而受尽白眼冷遇,就又去了北美的一些小国家做些小生意谋活路。几年的海外漂泊,早已使他淡忘了国家的概念,祖国在他心目中远没有一杯热咖啡有价值。53年的一天,他在北美的一个小国家坐公交车,一位当地人拍了拍他的肩膀,问他:先生,你是中国人吗?他迟疑了一下,回答说是。那个当地人对着全车的人大声说:看哪,这就是中国人!就在昨天,我们那个蛮横的邻居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佬就是被和这位先生一样的中国人打败的,我们面前就站着一位了不起的中国人!于是全车的人都起立鼓掌,并纷纷与老兵握手,向他表示祝贺。那一刻,老兵的内心世界被强烈震撼了,作为中国人而拥有的尊严使他热泪盈眶。从此他开始关注并怀念故土,改革开放后毅然回归祖国,并在回忆录中记下了这件让他刻骨铭心的往事   
  
     如果说以上都是中国人,骨子里总会向着中国的话,那么我们不妨看看我们当时的敌人是怎么说的。李奇微在《朝鲜战争》中坦白地承认:“当仁川登陆的胜利使我们处于可以越过三八线向北推进的有利态势时,我们最初的目标(抗击侵略,将侵略者赶出南朝鲜并恢复南朝鲜的和平)曾发生过急剧的变化。我们当时悄悄地将自己的任务改变成占领和统一整个朝鲜,这是李承晚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目标,也是对麦克阿瑟诱惑力很大的目标。中国的参战迫使我们对目标又进行了修改,以至到最后我们再次决定,只要能使南朝鲜保持独立,不受到控制就算达到了目的”。不错,是中国“迫使”美国人改变了既定目标,一向是被世界左右命运的中国,这次左右了世界。   
  
     再看看与朝鲜战争毫不相干的印度人的评论,在印度某著名BBS上有这样的一段对话:“你记得韩战么? 我知道那段历史,中国人很能打仗,我们的教授同我们说起韩战历史简直难以令人置信,我们不能用62年的中国军队的表现来评价中国军队,那只是他们的边防部队,而我们的军队是著名的王牌军,胜利是理所当然的。我怀疑,换了他们的王牌军队,我们还能不能战胜他们。中国人刚建国一年,就敢于同十几个联合国家军队对抗,并且占领了半个朝鲜半岛,让人敬佩。特别是他们的陆军,被美国军队看作是不可挑衅的对手,直到现在,美国人仍旧十分尊重中国陆军。也正是由于韩战,中国才确立了大国地位,我们印度也应该打一次大战来确立地位,而不是整天检阅我们的军队而已”。(大家不必介意印度对62年惨败的意淫,一个不能正视自己失败的民族是无法真正强大的,让他们去意淫吧。)  
  
  
举报 | 28楼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 赞
作者:天上月无缺 时间:2010-10-25 01:37:42
  志愿军以鲜血给中国人重铸了尊严,在中国参战前,麦克阿瑟曾傲慢地说:如果中国胆敢参战,那将是一场惨烈的屠杀。但战争的结果使《简氏军评》在评价各国陆军素质时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和美军装备对换,那才真正是惨烈的屠杀。   
  
       一位国民党御用文人在一篇文章中由衷地哀叹:69年中苏交恶,内有“文革”,外有美苏日印台四面环伺,但慑于军队在韩战中的出色表现,各方均莫敢先发,以致“错失良机”。这由衷的哀叹,恰是对志愿军战力的最佳注解。   
  
     李奇微是这样评论志愿军的:“南朝鲜军队缺乏得力的领导,他们在中国军队的打击下损失惨重,往往对中国军队有非常的畏惧心理,几乎把这些人看成了天兵天将。脚踏胶底鞋的士兵如果突然出现在南朝鲜军队的阵地上,总是把许多南朝鲜的士兵吓得头也不回地飞快逃命。他们没有秩序,丢掉武器,没有领导,完全是在全面败退。他们只有一个念头--逃得离中国军队越远越好”。  
  
     美第八军军长范佛里特则是这样评论的:“以个人而论,中国士兵是一个顽强的敌人。他们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他们只穿上军服,戴上军帽,踏着一双帆布鞋。他们携着步枪,腰上皮带配有二百粒子弹。他们所携带的数枚制造粗劣的手榴弹,爆炸力不如美军的一半。粮食是用米和杂粮磨成粉状而成的,装在一条长管形布袋里,必要时可维持十几天。中国军队医疗设备简陋,万不能和我们的医疗队,前线救护站,以及完善的后方医院相比拟。但是,他们永远是向前作战,奋不顾身的,有时甚至渗透到我们防线后方,令我们束手无策”。   
  在越南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严正警告美国,不得越过北纬17度线侵犯越南民主共和国。美国总统约翰逊说他相信中国说的话,始终不敢命令美国地面部队越过北纬17度线,这正是汲取了朝鲜战争的教训。当时李奇微对一些人扩大战争的鼓噪很担心。他说:“当我听到有影响的人物向我们担保中国‘不敢’采取这种或那种行动时,我感到不安。我相信,我们军界的决策人再也不会由于错误地判断中国的意图而产生麻痹情绪了”。   
  
     前几年一位中国旅游者访问西点军校时曾与一名美军教官有一次私人对话,旅游者问:“美国人为何不愿提朝鲜战争?与闹的纷纷扬扬的越南战争相比,真好象是一场 ‘被遗忘的战争’。其中有什麽特别的原因吗?”美军教官坦率地答道:“对我们美国军人来说,这两场战争的意义和意味都是完全不同的。越南战争是政治上的失败,并不是军事上的失败。美国军队是在被束缚手脚的情况下打仗,由于惧怕中国参战,不准许美军越过17度线对北越的目标和基地进行有效的军事攻击。终于打成了一场烂仗,最终只能撤出了事。而朝鲜战争则是完完全全的军事失败,一个世界公认最强大的国家的陆海空叁军联合立体作战,却没能打过一个贫穷国家装备原始的陆军。尤其,是在对我们有利的大兵团野外攻防战而不是游击战的状况下失利,而且输的很惨。这是我们美国军队和美国国家永远的耻辱和疮疤。不堪回首,不谈也罢。”
引用 ZHANG737 2017-9-9 11:23
无限期战争?美退役上将称美国将在阿富汗战斗一代人
2017-09-08 00:03:02 来源:参考军事 责任编辑:黄晋一
核心提示:美军退役上将、中央情报局前局长戴维·彼得雷乌斯日前表示,美军在增兵后可能会在阿富汗驻扎数十年。
参考消息网9月8日报道 英国《泰晤士报》网站8月28日发表德博拉·海恩斯、迈克尔·埃文斯的题为《彼得雷乌斯:盟军将在阿富汗驻扎数十年》的报道。
一位前美国和北约驻阿富汗部队指挥官日前表示,美军在增兵后可能会在阿富汗驻扎数十年。
美军退役上将、中央情报局前局长戴维·彼得雷乌斯提到了美国在朝鲜战争结束后于韩国驻军以及在冷战期间于欧洲驻军的例子。在美国主导的入侵伊拉克行动后,彼得雷乌斯曾平息了伊拉克的叛乱活动。
他对本报记者说:“与阿富汗进行类比并不完全恰当,因为阿富汗战争是一场真正的热战,但是当我们的重大国家利益面临威胁时,我们会作出持久努力。我认为这就是为什么持久努力在阿富汗很重要以及为什么这一努力必须持久的原因。”
他“不愿冒险预测”北约部队将在阿富汗驻扎多久,但他表示历时16年的战争——这是美国历史上耗时最长的战争——将继续下去。他说:“这不是一场10年之战,更不是一场数年之战。我们正在开展一场一代人的战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持续作出可以持久的努力。”
现年64岁的前国务卿候选人彼得雷乌斯将军拒绝透露特朗普总统或内阁成员(包括他所熟知的国家安全顾问H·R·麦克马斯特中将)在制定他们针对阿富汗以及南亚其余地方的战略时是否征求了他的意见——这一战略是于8月下旬宣布的。但是,他对该政策表示支持。人们预计,该政策意味着美国将向阿富汗增派3900名军人,从而令驻阿富汗美军总人数升至1.23万人。
另一位前美军指挥官说,增兵将“起到帮助作用,但不会发挥决定性作用”。杰克·基恩将军说打败塔利班需要数万名军人,但他认识到国会不再支持这种规模的行动了。基恩曾出于家庭原因拒绝了出任国务卿的机会。
基恩将军说,特朗普先生在阿富汗的目标似乎不像他的前任们那样雄心勃勃。总统的目标是阻止塔利班推翻阿富汗政府,而不是打败塔利班。人们期望最终可以与叛乱分子达成政治和解。
目前已经有由超过1.2万人组成的北约部队在阿富汗帮助训练该国安全部队和提供咨询服务,其中半数以上都是美国军人。另一支独立的反恐部队(由多达2000名美国特种部队人员以及英国等国的军队精英组成)正把注意力集中于“基地”组织、“伊斯兰国”和塔利班。
引用 加长打狗棍儿 2017-9-9 18:32
所谓片面性,就是不知道全面地看问题。
例如:
只了解中国一方、不了解日本一方,
只了解共产党一方不了解国民党一方,
只了解无产阶级一方、不了解资产阶级一方,
只了解农民一方、不了解地主一方,
只了解顺利情形一方、不了解困难情形一方,
只了解过去一方、不了解将来一方,
只了解个体一方、不了解总体一方,
只了解缺点一方、不了解成绩一方,
只了解原告一方、不了解被告一方,
只了解革命的秘密工作一方、不了解革命的公开工作一方如此等等。
引用 保权 2017-9-10 18:44
深切怀念毛泽东!
引用 兰色凡尘 2017-9-10 18:58
1976年毛泽东追悼大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天安门广场百万人聚集,
低头鞠躬默不作声,
沉痛送别主席。
甚至有数千人哭晕在了现场。

查看全部评论(6)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5-5 00:29 , Processed in 1.596496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