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琉球网 首页 国内要闻 查看内容

习近平缘何关注核心技术的战略

2018-5-3 12:31| 发布者: 台灣獵戶人| 查看: 524| 评论: 0

摘要: 如何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力争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解决这个多年来一直让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重大问题,在当前国内外发展的最新形势下,已经显得更为迫切。
【学习新语】七天三次强调,习近平为何如此关注核心技术的战略,这一问题。
2018-05-01 ,
文:曾志敏,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员、院长助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高瞻远瞩,内涵深刻。学习小组开辟#学习新语#栏目,请业界专家学者解读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最新思想。

五一国际劳动节,一周前,习总书记在三峡坝区考察调研时强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会是欢欢喜喜、热热闹闹、敲锣打鼓那么轻而易举就实现的。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小组独家推荐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员曾志敏的文章,解读习总书记关于“核心技术”的战略思考。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在4月20日至21日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

三天后,习近平来到三峡大坝,面对工程技术人员再次提起,“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26日,总书记来到武汉调研考察时,又一次强调,“现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国之重器必须立足于自己。”“要摒弃幻想,靠我们自己。”

七天之内,密集强调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习总书记有何考虑?

早在2016年4月召开的网信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就曾反复强调“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缺芯少魂”就会不堪一击。总书记以“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为喻,讲得一针见血。
 

如何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力争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解决这个多年来一直让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重大问题,在当前国内外发展的最新形势下,已经显得更为迫切。

从国内形势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发动创新驱动“新引擎”,是我国经济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创新能力不强是我国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一个国家的经济有没有坚固性,有没有国际市场竞争力,有没有长远生命力,关键是把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换到创新驱动上,让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深层次看,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为支撑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土地资源和科技等,最难获得的和最难从别人那里转移过来的,就是科技。这就能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为何说“市场换不来核心技术,有钱也买不来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研发、自己发展”。
 
从国际形势看,当前特朗普政府肆意操纵的对华贸易战(关税矛头指向“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征的关税覆盖该战略所辖的十大高科技产业)、企业战(限制中国通过收购美国企业获取高新科技,遏制中国高科技企业在美国市场的发展)和人才战(严重破坏中国的“千人计划”以及加强争夺全球高端人才)等系统化的科技创新遏制组合拳已经表明,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全方位展开的对华创新经济遏制,我国过去主要依靠技术引进、跨境并购等外生性科技与技术创新发展道路已经越来越窄,甚至可以说已经走到尽头,当前别无选择地必须全面加快建设成为内生型科技创新大国。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早已指出的,“一个互联网企业即便规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就掌握在别人手里”,我们必须要深刻认识到在全球力量对比发生一系列深刻复杂变化、传统地缘政治加速回归、大国间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国际经济政治化将渐成大国交往中的常态。

“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对包括信息领域在内的诸多关乎国民经济、国防安全命脉的核心技术的掌握,既需要通盘谋划,还要有清晰路径。通过正确处理开放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在基础技术、通用技术,非对称技术、“杀手锏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这三大核心技术领域,超前部署、集中攻关,很有可能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通过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政策行动上我们可以围绕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模式和创新生态等方面扎扎实实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提供充分制度与资源保障。
 
其一,必须要旗帜鲜明地进一步解放我国科研工作者的生产力,以更大的魄力破除现存束缚我国科技人才创新的各种繁文缛节、陈规旧章,让他们成为我国知识与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我国是科技人才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但也是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其中不乏顶尖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必须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要采取特殊政策,建立适应创新领域特点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人才评价制度以及人才激励制度,要“以实际能力为衡量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论文,不唯资历,突出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在人才流动上要打破体制界限,让人才能够在政府、企业、智库间实现有序顺畅流动。国外那种‘旋转门’制度的优点,我们也可以借鉴”。
 
其二,必须要全力加快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的推进步伐,用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实现重要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美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源泉之一就是美国体系完备的国家实验室,它们服务美国国家战略规划,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转移,将学术界和工业界联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明确指出,中国要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力争在未来能够主导一系列具有国际视野和前瞻性、基础性的国际化研究。尤其需要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并以此为平台抓手,培养和引进一批国际同行认可的领军科学家、工程师以及学术骨干,组建高水平科研管理团队,从而提升区域乃至国家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话语权。
 

其三,必须要坚持科技与经济深度结合,推动产学研用强强联合、协同攻关的创新模式,着力推进核心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核心技术研发的最终成果,不应只是技术报告、科研论文、实验室样品,而应是市场产品、技术实力、产业实力。核心技术脱离了它的产业链、价值链、生态系统,上下游不衔接,就可能白忙活一场。”“我们同国际先进水平在核心技术上差距悬殊,一个很突出的原因,是我们的骨干企业没有像微软、英特尔、谷歌、苹果那样形成协同效应。”因此,“要打好核心技术研发攻坚战,不仅要把冲锋号吹起来,而且要把集结号吹起来”,加强战略、技术、标准、市场等沟通协作,协同创新攻关。
 
其四,必须要大力营造能够容忍失败、鼓励创新、持久激励的创新生态环境。创新、创意,从萌芽到长成,就是与不确定和失败的一路相伴。虽然我国在技术创新领域的投入一直都在不断增加,但如果不改变急功近利的考核机制,不改变行政过度管理的创新环境,中国千千万万科技人才的聪明才智终究很难将他们的奇思妙想变成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主动权的国之重器。
 
“过去我们勒紧裤腰带,咬紧牙关,还创造了两弹一星。”今天,我们只要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们就更有信心和决心直面挑战,奋力实现核心技术的“弯道超车”和科技创新大国的宏伟目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5-21 12:10 , Processed in 0.057041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