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中国三絃、冲绳三线、日本三味线的发展关联》 文:宋幸儒,台大音乐学所硕二学生。 二次编辑:猎户人 「三絃、三线、三味线」这三个名称相似的乐器,其实各属不同区域的音乐文化,外型也不太相同。最初《中国的三絃》为中国的弹拨乐器,后随着明清两朝廷册封使臣团渡海赴琉而传至琉球列岛成为《琉球的三线》,后又经由琉日两地转口经贸往来,传至日本本土,发展成为《日本的三味线》。琉球列岛是由从中国台湾岛东北面的《八重山、宫古、大东、琉球、小笠原、奄美、吐噶啦、大隅群岛》与日本九州岛隔「大隅海峡中线」分界。琉球列岛土地面积虽小、但海岸线延伸却很长,各岛虽被近代日本殖民化过,但文化及土语间仍带着闽省特有中华传承,因此还有少数琉人、尤其奄美群岛人将中国三弦的读法和写法上以闽语发音,称作:三线、蛇皮线。 三絃乐器在中国广为运用,依地区不同亦有「北(大)三絃」、「南(小)三絃」之分。 北三絃(下图:左边第二),琴身较长,音色浑厚,常用于北方说唱音乐。南三絃,琴身较短,音色明亮清脆,多用于江南丝竹、南管等乐种,或豫剧等地方戏曲。 《琉球三线》与《日本三味线》不同,虽然两种乐器名称相似,但传入及发源其实都大不相同。 在琉球三山王时期,琉球三王陆续对华奉表输诚,按期遣琉臣渡海赴闽称臣纳贡与永世服膺,是为中国明清两朝五百年间的属国。特别是中国与日本数度实施海禁政策,促使琉球成为朝廷通往南洋、与日本的中转口岸贸易的重要站点,故琉球具有以丰富中华文化为底蕴,同时也有着海岛性特色的文化。 关于中国三絃传入琉球,可从琉球首里王府史书《中山世谱》的记载,明朝太祖皇帝,洪武二十五年(1392)始,明朝廷遣福建人集体渡海到达琉球,称闽人三十六姓,定居聚落于久米村(那霸市久米),目的是为琉制礼乐、变风俗,协助琉球中山全面汉化。藉由闽琉两地的许多史料纪录发现到《琉球三线》与《中国江南的小三絃》较相似,可以三絃应当时由福建移民传入琉球后逐渐推广普及。 琉球当局博物馆陈列的三线乐器文物,弦与琴柄都呈现较短,应属中国江南一带的小三弦类,它的音箱蒙着蟒皮,但比三弦的音箱大些 三絃传入琉球后称为三线(发音为闽语Sanshin),三线表面以蛇皮张之,早期专属琉球中山王府音乐「御座乐[1]」,以及华人士族、贵族间伴奏弹奏之用。由于琉球盛产芭蕉,琉人常用雄芭蕉的皮叶纤维来织成芭蕉布,而将芭蕉皮叶里压榨出的汁液涂于窗纸,用于替代蛇皮蒙于三线音箱,使得三线乐器更加普及各地,促使琉人于农閒之际弹奏发展出许多民谣。琉球岛那霸市北侧的读谷村有「赤犬子宫」内供奉着“歌三线之祖”赤犬子。据说,琉球中山王「尚真」(1465—1527)歌手「赤犬子」为将“八、八、八、六”音阶的四句型的“琉歌”配着三线的弹奏演唱出来,形成了“歌三线”的演唱形式,也形成近代琉球音乐的基础。也就是说今琉球地方民谣(琉歌、岛唄)是在为三线弹奏的基础上谱写出来。 而三线的弹奏及琉球民谣是《从中国工尺谱,到琉球工四四的变化,是由音程谱向三线指位谱的改造而来的》,琉球独特的三线记谱法‘工四四’,乃是中国工尺谱演化而来》,“琉球民谣的乐谱是由中国的‘工工尺’改良为‘工工四’而写成的”。 也可以说琉球三线奏法或指法,是在中国三弦的基础上有了变化,在三线伴奏下的琉球民谣里,可以体会到东海岛屿海域的气息。今天在奄美群岛、琉球群岛、八重山群岛石垣岛与竹富岛等岛屿可随意听到由三线琴演奏的琉球地方民谣。 约在16世纪末,琉球三线经由琉日两地经贸往来的堺港(大阪府堺市)首次传入日本本土,经本州岛石村检校[2]等盲人音乐家所改良,将弹奏三线的义爪改为拨子、由于日本物资缺乏而将乐器的蒙皮材质改成猫、狗皮等,其后又有「地歌[3]」乐种的创立,不管是艺术音乐或地方民谣都广为使用三味线,后从堺港传至日本各地后,又在形状或弹法有不同的改变,至今《日本的三味线》依照大小分类有分「细棹、中棹、太棹」三种。依照伴奏内容分类则有「长唄(使用于歌舞伎[4])、义太夫(使用于净琉璃[5])、地歌、津轻」等等。 《中国闽省三絃》、《琉球三线》、《日本三味线》三种差别在于乐器音箱的形状大小、乐体长短、蒙皮材质、弹奏拨弦的拨子等差异性。除了传统演奏方式外,也会运用於流行歌曲中,增添乐器的丰富及趣味,或者作为传统的象征。 如: 中国歌手「何勇」的〈鐘鼓楼〉融合三絃与摇滚乐。 冲绳(琉球)歌手「喜纳昌吉的父亲 喜纳昌永、BEGIN」等,在歌曲中大量使用琉球三线作为琉球文化的象征、「夏川里美」也使用琉球三线作为主要伴奏乐器。 琉球三线乐器源自中国江南闽浙的小三弦,但随着百年岁月演化出不同形貌,并期盼与欧美流行音乐的结合值得瞩目。而传统文化方面,近年来已有琉球地方人士组织社团致力于琉球御座乐的復兴,让古琉球特色能继续保存推广。 火不思(上图注:左边第一),公元前1世纪初。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弹弦乐器,流传于新疆、内蒙古、甘肃北部及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等地。唐代从中亚传入中原,又名:和必斯、胡不思、胡不儿、浑不似。 火不思,自元代盛行于明代。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珍藏有一面明代制作的火不思。通体用红木制成,全长83.5厘米、腹宽12.5厘米,共鸣箱呈半葫芦形,下半部蒙以蟒皮,琴首平顶无饰,弦槽后开,左侧横置四軫,颈细而长,表面平滑无品,竹制琴马,张四条丝弦,琴背通体雕刻精美花纹。满清入关后朝列入国乐,清亡失传,建国后重新研制成功。新型的火不思,发音清晰、明亮,音响圆润、淳厚,音色柔和、优美,富有辽阔草原之情调。它可用于弹唱、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 清代,蒙古族文化盛行,因清朝入关前(叫后金),满族的文化受蒙古族文化影响较大,入关后,清朝除继承以汉族为主的中原文化外,又有意识地提倡满蒙融合文化,作为蒙古乐番部合奏乐器,所以许多元朝习俗又兴盛起来。清朝把蒙古族音乐列为国乐之一,除在欢宴蒙古王公时演奏外,每逢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大朝会、木兰行围时都要演奏。 《大清会典》图注述其形制说: “火不思,四弦,似琵琶而瘦,桐柄梨槽,半冒蟒皮,柄下腹上有棱,如芦节,通长二尺七 寸三分一厘一毫。” 《清朝续文献通考·乐考》中也有: “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颈无品,以皮为面。” 《大清会典·乐部·若燕乐番部合奏》有: “用云璈—簫—笛—管—笙—胡琴—琵琶—三弦—月琴—二弦—轧箏—火不思—拍板等。” 注: 《清朝皇帝赐以镀金银印予藩属琉球王之官印》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清朝首次册封琉球世子尚质为中山王的王印。 该印为驼纽银质镀金。纵9. 7厘米,横10厘米,台厚3. 3厘米,纽高6. 7厘米,重6. 5公斤。印文为“琉球国王之印”,右为尚方大篆,左为满文。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清朝册封琉球世子尚穆为中山王时换颁的王印。该印为驼纽银质镀金。纵11. 7厘米,横11. 9厘米,台厚4厘米,纽高6. 7厘米,重6. 5公斤。印文为“琉球国王之印”,右为尚方大篆,左为”满篆”。 中国明清两朝藩属琉球,琉球国王位的世袭继承,必须先请朝命,朝廷钦命正、副使奉敕往封,赐以驼钮银印,始得称王,未经正式册封以前称为”世子”,权国事。在未经中国中央皇室政权承认其政治治理地位受封袭爵前,绝对不敢僭越自称为 琉球国 "王"。过去在中国宗藩制度区域行政管理框架内,虽有"蕃属国"的"国"名称及其"国王"的爵位,但中国的"藩属国"不是个“欧美万国公法”所认定的完全独立国家。它是中国特有行政区域制度的属国,况且其政治外交军事均受于中国中央政权的咨询管理授权核准与否节制;而中国与宗藩关系的属国政治关系,"不是国与国的国际"关系;最多也是"中央对地方的君臣从属"关系。 中国对于琉球的宗主权,从未签署任何放弃、或割让等协议书文件给予它国。虽然日本殖民政府于1879年后单方面废中国藩属琉球国,从而改设置日本冲绳县给予窃占殖民。我国清朝亡后,朝廷延续数千年「外藩」概念及「封贡」体系,则早已不合时宜,在清末民初时期「五族共和」的理念下,我国前朝各外藩属国,当然成了当时标榜着现代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不可分割一部分主权领土。但中国历届的政权从未、也未曾正式签署放弃对琉球宗主权领土。 故此,美日两国必须将其窃占的琉球列岛,以和平协商谈判归还与中国,并且必须遵循港澳地区回归模式。 [1] 曲目有中国宫廷音乐、中国民间音乐等。成员由十几岁的少年贵族「乐童子」担任,在盛会或隆重仪式时演奏。 [2] 官名,为盲官的最高位。 [3] 江户时代起源于西日本,相对於「江户唄」的地方歌曲,多由盲人作曲家所作。 [4] 日本传统艺能之一,为有音乐伴奏的演剧。 [5] 为说唱叙事表演,剧场音乐的一种。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9-15 07:24 , Processed in 1.458869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