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六年的五十天:记忆与遗忘的政治
一九六六年的五十天:记忆与遗忘的政治 萧喜东
福柯说:"记忆是斗争的重要因素之一……谁控制了人们的记忆,谁就控制了人们的行为的脉 动……因此,占有记忆,控制它,管理它,是生死悠关的。"[1]再也没有什么例子能比人们对文化 大革命的集体记忆更能说明福柯的洞见了。有一点很清楚:文革没有离开我们,在今天人们的意识 和言语活动中,它反而越来越经常地穿上戏装出场,在越来越典型化、越来越模式化的漫画场面中 为当代观众排演。文革被化约成一些鲜明生动的符号形象,如:红宝书、忠字舞、抄家、"喷气式" 等等,这些经过文字和意识生产者的刻意加工,经过官方和主流媒体所反复强化,已经成为迪斯尼 乐园微缩景观式的"文革历史"。 理、精心剪裁出来的,今天作为历史知识的文化大革命,是控制、筛选、操纵,亦即有选择的记忆 与有选择的遗忘的成果。如果说,启蒙运动的左右两翼今天仍在为法国大革命的古老斗争而激战, 那么作为不久前的另一场"法国大革命"的文革,更还远远未成为"无害的历史",还远远不是"过去", 而是和今天的主导统治势力和主流统治意识"过不去"。正因为这样,才有对有关历史知识、资料研 究、大众记忆、大众话语权的控制、独占和管理。 识本身,也别无二致,是矛盾冲突、操纵与反操纵、主宰与被主宰的的场所,更确切说,是"记忆与 遗忘"的政治斗争的场所。为了说明这一点,本文以一九六六年文革开始时的五十天为探讨对象,将 官方和主流文献的记载与那些被忽视、被掩盖的文献记载相对照比较,以此来展示记忆与遗忘的政 治是怎样围绕着文革历史来展开的。 害等敏感问题)的有关事件和人物的有意模糊、混淆、"宜粗不易细",本文的主题也许有拾遗补缺 的价值。不过,本文更希望通过对这个主题的探讨,来引导出有关对文革意义的评价、二十世纪社 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等更重大、更复杂的问题的讨论。 的一张大字报》的文件,全文是: 字报和这个评论。可是五十多天里,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却反其道而行之。站在反动的 资产阶级立场上,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将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打下去,颠倒是非,混淆 黑白,围剿革命派,压制不同意见,实行白色恐怖,自以为得意,长资产阶级的威风,灭无产阶级 的志气,又何其毒也!联系一九六二年的右倾和一九六四年的形"左"而实右的错误倾向,岂不是可 以发人深醒的吗?"[2] 竟然存在着"压制不同意见,实行白色恐怖"的形"左"而实右方式对群众专政的问题。这里所说的在"五 十多天里"发生的看来是一些很重大的事件,到底是指的什么呢?今天以控诉迫害为主题的文革回 忆录文学,为什么对这"五十多天"竟然缄默无语呢? 只字未提,这时"宜粗不宜细"的典范。由金春明所著的《"文化大革命"简史》[3]最接近一部官方正 式的文革史,依照"简史"的风格,对此事记载道:"由于发动'文化大革命'本身是错误的,目的也是 含混不清的;各单位群众对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开展'文化大革命'的意图理解不同,对本单位领导的 看法和所持的态度不同。所以,从运动一开始,就分成了'造反派'(通常是少数派)和'保守派'(通常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9-12 06:37 , Processed in 0.096931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