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旭:被敌对势力渗透,绝不仅是社科院
新的运作程序一般是先由美国战略决策层圈定与美国的国家安全与利益密切相关的国家与地区,然后对这些国家与地区的威胁度和重要性进行排序。随后针对性的锁定具体目标,利用当地的反政府势力,以民主化为旗帜,以人权斗争为手段展开颠覆现政权的政治活动。中情局的工作是在幕后进行秘密策划与指导,并安排人力与资金的流向。关联性民间机构则在半前台地带,扶助当地的亲美派反政府势力。其手段包括了境外的电台、网络宣传,进入当地创办纸质期刊,以宗教组织、文化社团和论坛的形式延展其力量触角,组建培训性机构训练运动骨干,同时广泛发行所谓的“民主”指导手册,引导当地民众组织街头政治和反政府行动。其手册内容从一般性的组织结构、运作方式,到统一服装的设计制作,再到活动地点、时机的选择,如何对国家暴力机器进行怀柔式渗透(如事先数年即开始向警察与驻军寄送精心准备的礼物包裹与宣传信件),事无巨细,全部包罗在内。 继塞尔维亚之后第二个遭到颜色革命的国家是格鲁吉亚。该国的重要性在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波斯湾资源圈占据了世界石油已知储量的65%,里海资源圈则是全球第二或第三的潜在资源产出区。一个脱离了俄国势力范围的格鲁吉亚使美国可以经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绕开俄罗斯直接将里海资源外输。这将进一步削弱俄罗斯的全球地位,并使美国与欧盟能够更便捷、更安全的获得里海资源,也将有效遏制俄罗斯对里海——波斯湾地区的影响。 在这个战略指导下,中情局将塞尔维亚颜色革命中的领导层成员(尤其是学生运动代表)组织起来,与来自美国的专业讲师一起,对格鲁吉亚的同类反政府势力骨干进行系统的培训与指导,并向后者提供资金支持。后者最终在2003年的11月(即美军全面控制伊拉克的七个月后),在格鲁吉亚掀起了被称为“玫瑰革命”的新一轮颜色革命浪潮,颠覆了原亲俄政权,成立了亲美派主导的新政府。 第三个被颠覆的是乌克兰政权。乌克兰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农产品、煤铁资源,还在于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特殊文化渊源。如果乌克兰保持独立地位并奉行亲美的外交路线,则俄罗斯更难以得到其他前苏联加盟国的认同与支持。同时,乌克兰倒向西方还可以切断俄罗斯经由克里米亚出海的战略通道,具有掐断俄罗斯血管的地缘意义。 2004年是乌克兰的大选年。这一年的12月,乌克兰发生了因抗议选举舞弊而引发的“橙色革命”。这一行动同样以亲俄势力瓦解、亲美政权组建而告终。这次运动之所以得名于橙色,首先在于橙色是亲美派政治家尤先科的选举颜色。其次,运动参与者广泛领取并使用了大量橙色物品(如雨衣、围巾、帐篷、食品袋),以形成雪球效应、向心凝聚力与视觉冲击力。中情局及相关基金会不仅构成了这个创意的来源,而且落实了所需的大部分资金。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04年一年,美国就在乌克兰投入了6000万美元的资助金。如果让小布什来评价,这无疑又是一个划算到近乎廉价的数字。 2005年3月,通过复制输出塞尔维亚、格鲁吉亚与乌克兰的“成功”经验,在吉尔吉斯斯坦又发生了相同效应的“郁金香革命”。此外,2007年缅甸那场未果的袈裟革命,和2008年3月的西藏事件、2009年新疆的7·5事件的背后,中情局主导下的基金会元素和美国控制下的“第五纵队”无不发挥了同样重要的作用。 关于美国如何操纵世界各地的颜色革命,可参照法国情报研究中心推出的实地调查《阿拉伯革命——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法国记者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先后前往塞尔维亚、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美国和俄罗斯等国,采访了“颜色革命”中的当事人及一些“幕后推手”,推出的电视记录片《革命.com——美国:征服东方》,更向人们形象地展示了美国如何2000年以来如何在幕后策划者东欧和中亚国家发生的四场“颜色革命。美国政府出钱、出人,一方面成立专门政府机构,向世界“推广民主”;另一方面积极通过各种基金会在国际上具体实施。而一些国家的反对派则极力投靠、里应外合。法国电视片称,美国有一个征服东方的战略,而且势头难以阻挡。 毫不夸张的讲,美军、美元、美媒、美“狗”(即美国在世界的铁杆盟军),业已成为美军进攻世界的四大军团。很快,美国又找到了第五大军团——美网。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3-12-5 13:12 , Processed in 0.038876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