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琉球网 首页 反转基因 查看内容

浅谈影响粮食安全与农业安全的几个根本性问题--顾秀林的反思:真诚深刻到位

2014-5-10 12:15| 发布者: 风在手| 查看: 4917| 评论: 0|原作者: 中华参考顾秀林 章峰|来自: 顾秀林博客

摘要: 回望和反思建国后创立的集体化的农业经济模式,现在可以看出,只有它才是有可能制衡资本下乡侵略传统农业体系的那个制度模式,也是最有可能继承传统农业优点的现代组织方式。不幸的是,它已经被取消30多年了。本人现 ...
浅谈影响粮食安全与农业安全的几个根本性问题--顾秀林的反思:真诚深刻到位


章:转基因种子在当前中国引起广泛而热烈的争议,其真相究竟是什么?

顾:转基因种子自1996年以来进入商业化应用18年,实际能应用的技术仅有两类:1. 抗虫,2. 耐受广谱除草剂:这两类技术都是控制农田环境(控制害虫和杂草)的技术。抗虫的转基因新物种(如棉花和玉米)被设计为针对一类主要害虫,被认为能够减少杀虫剂使用。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物种(主要是大豆)必须配合应用广谱除草剂(农达),目的是简化除草,免去田间管理所需要的劳动投入。被生物技术公司高调宣传多年的转基因技术优势,如高产、优质和抗病虫害,已经被18年的实践证明皆为蓄意编造和传播的谎言。即使在实验室和实验田里,转基因物种也没有实现过高产、没有表现出优质,即使假以时日、即使在久远的将来,这门技术也不可能实现这些承诺,因为转基因技术本身不稳定、不安全,是完全不可靠的。对转基因技术的争议,其性质就是揭穿谎言和追求真相。事实是判定理论假设的根据,实践是检验预期目标的正路,一切判断必须以实践的结果为准,而不能以权威机构、权威人物的说法为准。

 

章:一些人现在仍然在转基因棉花的成功案例,事实是怎样的?

顾:商业化的转基因的农作物物种都表现出高度的不稳定性,如抗虫的棉花、抗除草剂的大豆,都极易感染植物病害,因为植物自身的免疫力被转基因操作和配套农药摧毁了。为应对棉铃虫害,中国自1997年开始“成功”地采用了转基因抗(棉铃)虫棉技术,头几年种植成本下降,产量有所上升。但是,仅仅几年后,其他原本危害较小的病害、虫害,例如盲蝽蟓、烟粉虱、红蜘蛛、蚜虫等等,却集中大爆发了,中国的棉花产量、质量都明显下降了。推广转基因面仅数年后,中国棉花的进口量就逐步扩大了,至2012年,中国需要进口的棉花数量创下380万吨纪录,次年即2013年棉花实际进口量已达到580万吨。转基因抗虫棉在中国的最大“成功”,就是改变了国产棉花基本自给自足的历史,那个时代很可能是一去不返了。如今国内纺织行业用棉60%以上依赖进口;国产转基因棉花的质量日益变得更低更差。中国棉业迅速地沉沦了。中国要感谢的,就是那个被吹嘘成“万能”的转基因抗虫棉技术。

 

章:转基因技术是否更加适合美式农业模式?

顾: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讲。第二次绿色革命,是第一次绿色革命的合理延续。从美国农业看,大规模化、化学化、高度标准化、完全商业化的那种农业,不用人工只用机器的彻底现代化的农业模式,应用转基因技术是顺理成章的,它的唯一约束条件是:是否有可用的技术。自1996年以来,美国率先种植了转基因的大豆和玉米,直到2013年前,全世界一半左右的转基因农作物都种在美国的土地上。转基因技术在美国土地中留下了大量隐患,它会不会成为颠覆美国农业长期安全的因素呢?我的这个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过还是留给时间来证明吧。

章:这样来看,第二次绿色革命给农业带来的危机比第一次更严重?

顾:在种子标准化和对抗生态演化这条错误的路线上,第二次绿色革命比第一次绿色革命走得更远。转基因的育种技术,是一项纯粹的人工技术,在本质上完全不同于杂交育种。用转基因技术创造出来的新物种中所包含的风险,正随着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而广泛传播开来,转基因技术携带的所谓“风险”,在中国以及在全世界,正在演变成危害/毒害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现实。不幸的是,转基因农业技术在中国的商业化应用已经全面开始,并且不肯停下脚步,不肯等待全面的科学的安全性检测。合法和非法的应用已在进行中,转基因的危害正在显现,大错正在铸成。

三、谁来养活中国

章:具体到中国的粮食安全,这似乎一直是一个全球瞩目的问题。

顾:1994年在全球刮过一次“布朗旋风”。一位名叫莱斯特.布朗的美国人提出一个问题:谁来养活中国?他的书《谁来养活中国》正式出版于1995年。“布朗之问”和那本书引起了巨大轰动,我们至今还能感受到“布朗之问”的冲击力。布朗先生当时领导着一个成立于20年前(1974年,罗马俱乐部报告发布的次年)的小小的“世界观察研究所”,他本人既是发起人又是所长。他研究生态经济学,从1971年开始撰写可持续经济方面的著作。他一生著作很多。《谁来养活中国》一书使他一夜成名。 [3]

布朗关于农业发展的基本观点,是资源约束论和市场决定论,他的分析框架是市场经济和全球一体化,特别擅长以粮食价格的涨落推论大局。他正确地指出,中国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都稀缺的国家;工业化将要和农业争夺紧缺的土地和水资源。据此他提出一个预计:中国日后必有需要大量进口粮食的一天,全球的粮食价格会因此被中国的需求拉高,于是很多吃进口粮的不发达国家将因此受伤害。这就是“谁来养活中国”之问的核心:当中国也要吃进口粮、需要别人来养活时,全世界怎么办?

章:中国最近几年粮食安全问题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顾:1994年至今,时间过去了二十年;“谁来养活中国”已然变成世界主流话语中的一个正式问题;在中国,进口的粮食越来越多,似乎在不情愿地印证那个“布朗之问”。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5-12 01:20 , Processed in 0.054939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