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琉球网 首页 查看评论
引用 gujiaguareno 2022-9-28 10:44
《亚太研究论坛》第 64 期(2017.06), pp. 57–92有台湾学者林泉忠之文《开罗会议中的琉球问题:从琉球条款到中美共管之政策过程(1)》说:民国政府内部对琉球战后地位处理意见纷呈,直至开罗会议前仍未能达成统一之见解。蒋介石对琉球地位的理解,由中国之失地转变至其地位与朝鲜一样。因国民政府外交部长 宋子文 在重庆对外记者会发表琉球必须归隶中国之说,提前触怒美方而婉拒宋子文随行前往参与开罗会议商讨,从而改派亲美蒋宋美龄参与会议。1956年应美国查询,中国台湾当局主管外交事务部门为提供美方记录而制成的「开罗会议蒋、罗谈话节要记录」提供的是:民国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晚间,在开罗罗斯福总统行辕,中国方面有蒋委员长、蒋夫人、王秘书长 宠惠;美国方面有罗斯福总统、霍浦金斯,译述者蒋 夫人。羅总统又特别提出琉球问题,并再三询问中国要不要琉球群岛。蒋委员长答覆,中国愿将琉球由中、美兩国共同佔領,将來由国际机构委託,中、美共管。羅斯福 又提及香港问题,蒋委员长表示请其先与英方讨論后再谈。典型的民主民主美国做主!
引用 gujiaguareno 2022-7-1 10:37
《亚太研究论坛》第 64 期(2017.06), pp. 57–92刊登中国台湾学者(原:中国香港籍),祖籍:中国福建省泉州,外祖父为菲律宾华侨,四代皆有移民经历,后定居香港的林泉忠(LIM, John Chuan-tiong)的文章《开罗会议中的琉球问题:从「琉球条款」到「中美共管」之政策过程(1)》。文曰:琉球于明清时期为中国之属国,然自 1879 年,琉球遭日本以非法的军警武装力量所併吞,本文聚焦国际问题讨论会对琉球战后地位的讨论、开罗会议前琉球条款之出炉,以及开罗会议期间蒋、罗会就琉球归属处置的讨论。研究发现:国府内部对琉球战后地位处理意见纷呈,直至开罗会议前仍未能达成统一之见解。史料档案中发现琉球条款存在两组四种版本,三类主要意见:1,归隶中国、2,归日,但需非军事化、3,由国际机构托管。琉球部分经过四次内部修订包括蒋介石本人的修改后,才定案提交美国。开罗会议期间罗斯福再三询问战后中国是否有意收回琉球,蒋介石提议中美共管。经本文分析,蒋乃根据定案调整、非无中生有。罗斯福逝世后,麦卡锡反共妖风席卷美国,美国私自把中国的琉球送给日本,使日寇至今殖民统治中国的琉球。1971 年 6 月 11 日,中国台湾当局主管外交事务部门证实了美国欲将琉球私送 ...
引用 gujiaguareno 2022-6-29 10:21
琉球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准教授林泉忠(LIM, John Chuan-tiong)所著《开罗会议中的琉球问题:从「琉球条款」到「中美共管」之政策过程(1)》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澎湖、辽东半岛等主权领土、同时也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权益等给予日本接收。所以台澎、辽东半岛、朝鲜与琉球的失去情形大大不同。因琉球于1895年以前,1879年先是被日本以军警武装暴力片面而非法的侵占了中国授予《琉人治琉》的治理权益,但当时又由于中、日两国,从未就琉球签署任何有关中国放弃、割让给予日本的条约协议。中国缺乏强大海军对于琉球被日本占领的主权、治理等权益可以暂时搁置争议,不坚持主张立即收回,主张暂时中美共管        。美国倒好,践踏《波茨坦公告》搞起了美日狼狈为奸霸占中国的琉球。琉球是中国的领土,必须归还中国!
引用 gujiaguareno 2021-9-22 10:37
《开罗宣言》是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于埃及首都开罗举行的中国、美国、英国三国高峰会之成果。该会议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十四次高峰会议之一,也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唯一参与的一场国际高峰会。三国领袖除了蒋介石,还包括提议召开此次会议并邀请蒋出席的美国总统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及英国首相邱吉尔(WinstonChurchill)。蒋介石、罗斯福之中、美领导高峰会」上的罗斯福再三询问战后中国是否有意收回琉球,蒋介石提议中美共管。蒋觉得中国缺乏强大海军。蒋揣测罗斯福未必真心,避免因此损及合作互信。可悲。罗斯福死的早,他的继承继承者们却去继承希特勒的反共事业去了,去勾结日寇霸占中国领土;把珍珠港耻辱忘得死死的啦!
引用 gujiaguareno 2021-8-18 09:16
美国罗斯福总统把琉球给中国,蒋介石不敢要,以中美共管敷衍。中国台湾学者林泉忠(LIM, John Chuan-tiong原:中国香港籍)作了探讨。1956年,应美国查询后,中国台湾当局主管外交事务部门为提供美方记录而制成。内容是根据美方提询之第五项备忘录及总统在该项备忘录上之批语并参照张其昀先生著『党史概要』第五册第二四七六至二四七八页,而编拟(注57)。定稿后的文件名为开罗会议蒋、罗谈话节要记录,内容所涉时间係民国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晚间(1943年),地点为「开罗 罗斯福 总统 行辕」,出席者「中国方面:蒋 委员长、蒋 夫人、王秘书长 宠惠;美国方面:罗斯福 总统、霍浦金斯」,译述者「蒋 夫人」。 议题内容则有十项,?涉及琉球部分列于第(五)条「领土问题」:蒋 委员长与 羅斯福 总统同意认为日本夺自中国之东北四省、台湾、澎湖战后均必须归还中国,遼东半岛及旅顺大連亦必须包括在内。随后,羅 总统又特别提出琉球问题,并再三询问中国要不要琉球群岛。蒋 委员长答覆,中国愿将琉球由中、美兩国共同佔領,将來由国际机构委託,中、美共管。蒋介石不敢大胆收回琉球肯定是觉得兵力不够。待罗斯福总统去世,失去了收回琉球良机!
引用 gujiaguareno 2021-8-10 09:08
林泉忠(LIM, John Chuan-tiong)中国台湾学者(原:中国香港籍)。祖籍:中国福建省泉州,外祖父为菲律宾华侨,四代皆有移民经历,后定居香港。现任中国香港大学香港亚太研究中心研究员2016年3月10日撰文分析根据美国国家档案有关开罗会议涉及琉球问题的讨论记录,(为 1956 年,中国台湾当局所提供)且琉球部分经过四次内部修订包括蒋介石本人的修改后,才定案提交美国。中国人都知道琉球是中国领土蒋政府依赖美国不敢义正词严。不过放到日本鬼子李登辉篡夺台湾领导权后,指望台湾要琉球就没指望了。台湾是中国的美日殖民强盗别想分裂,琉球是中国的美日殖民强盗必须归还!
引用 八重王 2021-8-5 00:23
1951年的美日两国的备忘录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并没有要求日本放弃对琉球群岛等岛屿的主权。因为探究国际法则后,起因是为日本从未合法拥有过琉球群岛的主权,因为琉球群岛的宗主权的领土主权仍在中国政府,导致琉球群岛的主权从未被转移到日本政府》。1879年,日本即使违反国际法则《万国公法》,但在未经中国清朝签署放弃对琉宗主权、或割让琉球群岛领土等协议条约给予日本明治政府的前提,日本就非法的片面《废琉置县》,那么日本单就是非法占据中国对琉球群岛的主权,同时也霸占了中国政府授予《琉人治理》的治理管辖权益。这也就是为何当时,中国北京政府外交人员或官媒人民日报一直强调的,在翻阅调查二战后,并没有任何有效的协议、条约,曾要求日本放弃对琉球群岛等岛屿的主权。然而,这话语,并不能被代表琉球的主权就是属于日本的、抑或属于美国的。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或称 清日两国讲和条约,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澎湖辽东半岛等主权领土、同时也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权益等给予日本接收。所以台澎辽东半岛朝鲜与琉球的失去方式情形大大不同。因琉球于1895年以前,1879年,先是被日本以军警武装暴力挟持软禁了中山王,且单方面非法的侵占了中国琉球的《琉人治琉 ...
引用 gujiaguareno 2021-7-31 10:45
中国台湾学者林泉忠(LIM, John Chuan-tiong)2016年3月10日撰文《开罗会议中的琉球问题:从「琉球条款」到「中美共管」之政策过程(1)》发表于中国台当局“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学术讨论会。国府内部对琉球战后地位处理意见纷呈,直至开罗会议前仍未能达成统一之见解。从史料档案中也发现「琉球条款」存在两组四种版本,提案涵盖包括三类主要意见:1「归隶中国」、2「归日,但需非军事化」、3「由国际机构托管」。琉球部分经过四次内部修订包括蒋介石本人的修改后,才定案提交美国。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于埃及首都开罗举行的中国、美国、英国三国高峰会。开罗会议中、美领导高峰会上罗斯福再三询问战后中国是否有意接管琉球,蒋介石提议中美共管。罗斯福去世后美国的恶霸政客们把中国的琉球给了日本,欺人太甚!
引用 八重王 2021-7-29 15:36
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澎湖、辽东半岛等主权领土、同时也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权益等给予日本接收。所以台澎、辽东半岛、朝鲜与琉球的失去情形大大不同。因琉球于1895年以前,1879年先是被日本以军警武装暴力片面而非法的侵占了中国授予《琉人治琉》的治理权益,但当时又由于中、日两国,从未就琉球签署任何有关中国放弃、割让给予日本的条约协议。故中国在衡量自身国防实力优劣,对于琉球被日本占领的主权、治理等权益可以暂时搁置争议,不坚持主张立即收回,但对于台湾、澎湖、辽东等地,则是要在二战后主张中国政府的收回权益。
引用 台灣獵戶人 2021-7-25 00:32
Cairo Conference and Lewchew (Ryukyu) Issue

John Chuan-Tiong Lim
Associate Reseach Fellow,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bstract

The country once known as the Lewchew (Ryukyu) Kingdom was a tributary state of China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periods. However, ever since Japan’s annexation of the kingdom in 1879, the Chinese public opinion toward the question of the kingdom’s legal statu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became ambivalent. By the time of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1937-1945), the Lewchew question regained attention from the Chinese political elite and public opinion as the issue regarding “reversion of lost territory” emerged.Following the beginning of the Pacific War between the US and Japan,in anticipation of the eventual peace negotiations regarding post-war territories and the East Asian geopolitical order, the ROC government‘s top policy-making organ, the Supreme National Defense Council, set up the International Problems Discussion Sessions to determine post-war policy.This paper focuses on discussions regarding the post-war legal status of the Lewchew, and the “Chiang-Roosevelt” summit during the Cairo Conference regarding the post-war Lewchew arrangements.This paper reveals from internal government archives that the ROC government had varying internal views and did not have a consistent position on the post-war legal status of Lewchew, and was unable to reach real agreement even prior to the Cairo Conference. The three varying views included: (1) reversion to China; (2) reversion to Japan, but demilitarization;(3) trusteeship under a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During the “Chiang-Roosevelt” summit, President Roosevelt referred to the question of post-war Lewchew and enquired “more than once”whether China “would want the Lewchew returned”. Chiang replied that China would be agreeable to “China-US joint occup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nderlying background and circumstances behind Chiang’s response and concludes the following: (1) Chiang based his response on the earlier internal policy-making discussions, and improvised accordingly based on Roosevelt’s spontaneous inquiry. (2) Chiang’s understanding of the Lewchew’s status shifted from “China’s lost territory” to “a legal status equal to Korea”. (3) Acknowledging the “terminability of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 (1894-1895)”, the Lewchews were not considered to be part of the territories to be returned to China. 4) China lacked a strong navy and thus faced challenges of extending its coverage the Lewchews. 5) Chiang felt compelled to “assure the United States” of China’s lack of territorial “ambitios” as he suspected that Roosevelt’s inquiry was to sound out Chiang’s intentions and accordingly encourage China’s resolve toward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the Japanese.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5-9 13:47 , Processed in 0.018643 second(s), 3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